印度的服裝制造商瞄準中國低成本的面料
中國人民幣同美元匯率的貶值幫助引導的服裝公司從中國以低價發行了輸入品。
今年的訂單上升,服裝公司在未來的季節他們的利潤能夠增長。然而,在過去幾個月印度盧比的穩定上升導致他們考慮節約輸入成品,從中國進口面料。
同時,出口商目前應有訂單,但是磋商在未來幾個月執行的訂單將更困難,Gokaldas影像公司的董事長J N Hinduja說。在盧比疲軟的時候,印度的紡織品開始便宜,這樣他們能夠從國內搜尋面料。但是在目前的形勢下,出口商開拓從中國采購面料的選擇,中國的面料價格比印度便宜5-10%。
對服裝工業來說,面料的成本占銷售價格的60%。工業界的估計表明,服裝貿易的來源有60%是棉花,而剩下的由人造纖維來彌補,其中聚酯占相當大的份額。
在印度,棉花仍然是一種成本合適的采購品,其他的面料,例如聚酯針織面料、混紡面料從中國進口的價格較低,出口商說。所有的印度面料都不能夠被取代。印度的棉花總是低價格。但是對其他面料來說,它們的加工過程比在中國加工困難。
工業人士認為,盧比的升值對紡織工業形成了打擊,紡織工業是印度的第二大就業產生工業,僅次于農業部門,在2015年,印度紡織工業的銷售額有望達到1100億盧比,包括450億盧比的出口。那些進口面料促使成本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