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材市場2009年生存現狀調查
2009年是發達國家經濟衰退進一步加深、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速明顯減緩的一年,也是中國制鞋行業非常艱難的一年。鞋面革、鞋底、鞋跟、五金、飾品和輔料等鞋材廠商不約而同需要謹慎過日子,2009年將是整個鞋材行業最難熬的一年。
一、2009年溫州鞋材行業“降”聲一片
溫州鞋材行業目前已經形成了年產值近70億元的產業規模,鞋材產品還銷往意大利、德國和越南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溫州現有鞋材生產企業540多家,其中近380家企業生產鞋底為主,另外160多家企業加工鞋跟、鞋沿條和落料等產品。目前溫州鞋材企業已經擁有1000多條比較先進的生產線,配套生產設備6000套,最近幾年企業自發投入的技改資金約10億元,產品質量和款式有了較大的提高。據統計,80%的溫州鞋材產品配套溫州本地的制鞋企業,15%的產品銷往國內其他市場,5%的產品出口。
1.皮革:售價下降20%中檔產品成新寵
自從去年9月份金融危機全面爆發以來,有相當一部分中小外貿鞋廠關門歇業,廣大內銷鞋廠也聞風逐步降低產能,整個鞋革行業市場行情急轉直下。
首先,作為上游產業的皮革行業,在連鎖反應的作用下遭受波及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為穩定市場,保住客戶資源,降價是皮革廠商近乎本能的選擇。其次,行業不景氣導致客戶數量以及訂貨量下降,而由于外銷市場的頹廢,無論先前主做外銷還是內銷,現在所有的皮革廠商都將目光集中在內銷市場上,造成僧多粥少的局面,彼此之間上演了激烈的價格戰,致使皮革產品售價一降再降。
不過好在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生產皮革的各類原材料價格也有不同程度地下降,這也正好為皮革產品售價的下調提供了一定空間。
在以上三種原因的驅使下,自去年8月開始,溫州皮革價格一直在走下坡路,到目前為止,總體下降幅度已達20%。其中,真皮在去年年底國際原皮價格影響下降價20%,今年價格波動總體趨勢平緩;革類產品(PU、半PU、PVC)價格呈現小幅持續下降,截至今春,許多產品價格下降也已接近20%。在談到未來皮革價格走勢時,許多皮革廠商認為接下來價格不會再降了,因為皮革價格在今年春天已經基本觸底,沒有再降的空間了。值得一提的是,諸多鞋廠為降低生產成本,紛紛下調用料規格以提升競爭力。如此一來,定價在30元左右的中檔皮革產品就成了瘸子里面的將軍,無論是從受歡迎程度還是銷量上都勝過高檔產品。據了解,一些精明的皮革貿易商在店里為數不多的定價60元以上的高檔皮料售完以后就不再補貨,干脆只賣定價15元~30元的中低檔皮料,以保證庫存最小化。
從今年3月開始該溫州合成革行業出口交貨值止跌回升,并且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8月單月出口交貨值達2782萬美元,同比增5.93%。今年1-8月出口交貨值已達1.922億美元,同比增3.19%,這兩項數據說明了國際市場對合成革需求正在回暖,也顯示了溫州合成革的國際地位正在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