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應該如何營造營銷競爭優勢
自特許經營模式在中國推廣開來,麥當勞,肯德基進入中國以這種方式贏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像服裝品牌早期有金利來,杉杉,雅戈爾,波司登等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了名牌印象,后來有意丹奴品牌展開特許經營模式,把服裝行業引入到了一個新的經營境界,引導了眾多品牌的經營理念。另一方面,由于中國的各行各業都在轟轟烈烈的運用這種模式來招商及管理,充分證明了在中國市場上這種經營模式的可行性,成效性。但是,畢竟特許經營,加盟等形式初次在中國實踐,并無太多經驗可參考,且中國的經濟不能夠同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提并論,所以大多數的企業都是在摸索著如何經營。在這樣一個從批發轉型做品牌的過程中,一個個的企業成功了,一個個的企業又失敗了,這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一下目前一些服裝品牌向品牌化發展過程的一些問題;市場研究與定位,產品開發及生產,招商政策的制定,渠道設計與管控。
市場研究與定位:
現在大多數的企業受計劃經濟的影響,崇尚高利潤,并不是以消費者為中心,認為只要把產品生產出來就能賣出去。于是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
未做詳細的市場分析,究競現在市場競爭的狀況怎樣,如果界入到這場競爭中,我們將以什么來取勝?我們在哪些方面有優勢,在哪些方面處于劣勢?競爭品牌的價格,質量情況如何?他們的營銷渠道是如何運作的,是以走專賣,還是走流通?目前,類似我們品牌風格的產品在市場中的排名如何,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排名,那些好的品牌他們的可取點是什么……我們品牌適合的區域市場、消費人群在哪里,那么我們要根據這些市場做出什么樣的動作?如何讓產品適合全國市場銷售?
然而一般都是盲目設計、生產,并沒有考慮市場上的接受程度,及設計生產出來的產品投放到市場后將面臨一個什么樣的競爭局勢。等到問題一出現,想挽回時往往為時已晚。
所以,企業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優劣勢,把市場細分化,我們的產品將定位在什么樣的檔次及價格?趨向什么樣的風格?保證什么樣的品質?適應什么樣的人群及年齡?擬訂什么樣的售后服務方式等等。從年齡跨度,合理的價格及折扣率(以適合發展商場,專賣店的比率),實現滾動式開發,產品多元化等來實現自已的競爭優勢同時彌補一些弱勢。
現在是一個整合營銷的時代,而產品是市場的基礎,是最重要的環節,產品有賣點,且賣點獨特。這些就是市場中的一把利劍,能夠幫助你在市場中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