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道不完善 外銷鞋企內銷難
中國鞋網10月29日訊, “現在還有人拒絕內銷,也真是挺有勇氣的。”中國輕工工藝品商會鞋類分會秘書長王穎昨日表示,對這種現象難以理解。昨日,東莞厚街鎮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正舉行第十屆中國東莞國際鞋展、鞋機展。在這次秋季鞋展上,內銷成為主旋律,主辦方首次開設了“名鞋廊”專門用來展示內銷的品牌鞋,而這些參展的企業曾經基本上都是外銷大戶。
在東莞,國際鞋展每年舉行2次,分別在春季和秋季。目前,國際鞋展已經成為東莞鞋業的頭號展會,也被視為是亞洲規模和影響力較大的展會之一。本屆秋季鞋展將到10月30日謝幕。
據主辦方提供的數據,本屆秋季鞋展面積達2萬平方米,展商數目接近500家。這一屆新增的區域是“名鞋廊”,專門展示企業為開拓內銷而開發的自家產品和特色產品。
記者發現,參加“名鞋廊”展示的東莞鞋不在少數,如東莞琪勝鞋業的迪寶·阿治奧,東莞市恒竣貿易有限公司的N ext Stage、CocoCutey,半島鞋業有限公司的Sabatina等。
這些參展的東莞企業,大多是依靠外銷起家,甚至目前基本上都還保留了比較大規模的外銷生產。“在現在的大形勢下,轉內銷是比較明智的。”王穎表示。
內銷為何難“渠道不完善”
在內銷成為大趨勢的形勢下,記者也發現,展會現場依然有企業打出了“拒絕內銷洽談”的牌子。王穎表示對這種現象難以理解。“現在還有人拒絕內銷,也真是挺有勇氣的。”她舉例說,現在福建的鞋子同比去年有所增長,而東莞目前還沒有完全恢復,因為兩地市場結構不同。福建早幾年就轉做內銷了,東莞還是以外銷為主。她認為轉內銷是大勢所趨。
王穎說,內銷方面確實存在很多困難,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渠道不完善、不暢通。“現在內銷做得好的企業,大部分是找到了比較好的代理商。”
■相關新聞
直銷鞋城試業 內銷廠商3成
扶持政策有望出臺,或免兩年租
本報訊 (記者黃丫丫)雖然,鴻運外貿鞋城作為東莞市擴大內需成品鞋定點直銷中心早已經塵埃落定,但因“具體扶持政策尚未出臺,廠商對進駐多持觀望態度”。昨日,記者從鴻運方面獲悉,目前進駐該直銷中心的商戶為78家,其中廠家直銷店僅占3成左右。
“總經營面積26000m 2,共有商鋪168間。主要經營外貿鞋、世界品牌鞋、精品鞋以及高端鞋。”昨日,鴻運鞋材鞋業廣場總裁卓志雄介紹,鴻運外貿鞋城是目前東莞市經營面積最大、鞋類品種最齊全的外貿鞋城,將為厚街乃至珠三角地區制鞋企業提供強勁的銷售平臺。就目前而言,盡管市里扶持政策尚未正式出臺,但此前市經貿局有關領導就曾表示,扶持政策出臺后進駐商戶或將有望獲得兩年免租,目前有關文件正在審批當中。鴻運方面認為,這也是他們招商受到青睞的最佳法寶。“而廠商方面還在等具體政策的出臺,他們目前多持觀望態度。”
記者在現場采訪了解到,作為廠商,他們普遍表示,出口轉內銷做自主品牌并非易事,有些做了很多年也沒把市場做起來,品牌推廣成本高、投入大、風險也大;此外,下半年外貿出口訂單有所回升,有單可接,有活可做,還可維持。這些因素都足以讓他們對進駐直銷中心持觀望態度。日前,在“論道東莞鞋業論壇”上,東莞銀升企業董事長祁耀昌也表示“做外銷的時候是一個個集裝箱地出去,現在(做內銷)我每天看的報表都是某個店一天賣出了幾十雙、幾雙。”
東莞市皮革鞋業協會會長王勝培分析認為,與原先做外銷相比,轉做內銷,對工人的技術要求、跟單時間、原材料采購等等各個環節,每個部門都要協調轉變,這對很多原來做出口的企業也是一道道關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