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改革開放 平穩健康發展在下一個五年迎來新的發展高潮
——訪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田民裕
近來,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控制,國內外最新經濟數據已顯示宏觀經濟的復蘇趨勢不斷增強。隨著各方回暖訊息陸續傳來,同我國眾多行業一樣飽受世界金融危機沖擊的縫制機械行業同仁,盼望行業回暖的心情越來越急切。每當記者與企業聯系時,有越來越多的人關切,“最近行業怎么樣了?有沒有好轉的跡象”。
當前縫制機械行業的具體發展狀況究竟怎樣?行業發展所面臨的形勢有無好轉?新一輪發展會在何時出現?帶著這些大家最關心的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理事長田民裕。
行業經濟:低谷徘徊 局部回暖
記者:最近,國家有關部門發布的信息顯示,我國經濟正處于企穩回升的關鍵時刻。有專家認為,中國經濟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出現的下行趨勢已經得到了遏制,正處于企穩回升、企穩向好的基本狀態,最困難的時期過去了。那么,縫制機械行業最困難的時期是否已經過去?目前有沒有出現企穩回升?
田理事長:縫制機械行業自2007年下半年開始下滑,在去年加劇,今年上半年繼續下行,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從近幾個月的行業情況來看,產銷一路下降的態勢已經平穩,有所抬頭,但是勢頭并不明顯。
相對于2008年底和2009年初,行業運行情況在今年2季度有所好轉,工業和銷售兩大產值同比降幅均小幅回落,且工業銷售產值同比降幅回落速度要快于工業總產值,而出口方面同比降幅也于2月之后明顯減小,行業開始出現探底企穩的趨勢。從整個上半年的統計數據看,規模以上生產企業工業生產總值比一季度下滑減緩16個百分點,工業銷售產值比一季度下滑減緩25個百分點,可以說,行業依然在低谷徘徊,但產值下降幅度有所減緩,出現局部回暖的跡象。其中,不排除服裝行業短期回升和進入縫機行業旺季的因素。因此,我們行業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行業復蘇:需求不足是最大阻礙
記者:您認為當前阻礙縫制機械行業回暖復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田理事長:最大的問題仍然是需求不足,這是約束行業企穩回升的最主要的因素。雖然這次金融危機的沖擊對我國各行各業都有很大影響,但是縫制機械行業表現地更為明顯。
由于行業本身的特性,縫制機械不同于輕工業中的其他行業,剛性需求小,彈性需求大。而彈性需求掌握在買方手上,縫制機械行業對其下游——服裝、鞋帽、箱包行業的依存度要達到50%-70%,而服裝鞋帽對人們來說,雖然說是生活離不開的東西,但并不是日常非常必須的消費品。因此,外部需求的急劇下降,致使縫制機械行業嚴重受創。
從國外市場看,金融危機導致全球服裝鞋帽購置需求大幅萎縮,從而導致國際主要服裝鞋帽產區生產低迷,出口大幅跳水。據海關統計,1-7月,我國服裝及衣著附件累計出口額同比下降9.1%,降幅較上半年擴大0.6個百分點;鞋類出口下降5.2%;家具出口下降9.8%;箱包出口下降8.2%。另從美國紡織服裝辦公室(OTEXA)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來看,1-7月,美國從中國進口紡織服裝的降幅繼續趨緩。
從國內市場來看,上半年全國無論是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還是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服裝類商品銷售增速同比均出現了明顯的放緩,金融危機的后期影響依舊影響著居民的消費,國內衣著類消費指數一直呈負增長。1-7月,我國規模以上企業生產服裝累產量累計同比增速較上年同期的變化仍為負增狀態。服裝企業日子不好過,其投資相對更為謹慎,技術改造步伐放慢,新建工廠及大規模技術改造降溫,原來能買的、想買的縫制設備先不買了;而各地在危機中倒閉的一大批服裝企業留下的二手設備加入市場,給了需要購置設備的服裝企業更多的選擇,同時把縫機市場這潭“水”攪得更渾;再有就是我們行業的制造商和大經銷商在這種情況下謹慎地選擇先銷售庫存產品,從而使庫存下降,產量減少,整個行業呈現產銷不旺的現象。
開拓市場:企業應變能力亟待增強
記者:除去需求不足的因素,行業本身有哪些問題阻礙了行業的發展步伐?
田理事長:首先,就行業本身來說,企業的應變能力還比較弱,亟待加強。怎樣加強?第一,應該做到市場需要什么就馬上開發什么,沒有市場就開拓市場、創造市場。這里我要強調一下,我所指的市場指的不是企業沒有進駐的服裝廠,未開發的市場,而是縫企已有的服裝客戶。觀察客戶的實際需要,什么技術什么產品能夠吸引他們,從而根據服裝企業的需要開發新品、新技術、新機構?;剡^頭來看我們的行業,為什么有的企業在危機中仍然能夠平穩經營,并得到繼續發展,這就是他們能夠尋找需求,開發新品。第二,從產品本身來看,我們的質量與國際先進水平還有一定的距離,企業要學習制造精品。在困難的時候,即使一些大型服裝企業有能力進行技術改造,他們看上的也會是優質的精品。第三,是要加強市場服務,提高服務水平。
其次,重復建設、產能過剩問題使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企業利潤不斷下滑,降價風越刮越盛。許多企業為了生存下去,用最薄的利潤來維持生產。包括一些國外大品牌在內的縫機制造商都在降低產品價格,給國內縫機企業造成了很大的壓力。而產銷量持續下滑、價格的一再跳水直接導致我國縫制機械行業企業效益進一步惡化。過度的競爭使產品價格下降了至少三分之一,使產業價值大大縮水。
再加上原本我們行業一直處在行業的高速發展階段、市場建設的初級階段,市場秩序紊亂,還沒來得及形成一個健康的市場環境,誠信經營的理念尚未牢固樹立,有些企業缺乏誠信,價格戰、欠款等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改善,反而在某些方面演變的更為激烈,這也是約束行業發展的不良因素之一。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