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眾多服企叫響四川服裝品牌產業聚集力顯現
正當沿海眾多紡織服裝企業因擔心內地信息與配套不足而遲遲未下轉移決心之時,包括羅萊、水星等20多家國內家紡行業的知名企業集體轉移到了彭州。近日,華茂·成都家紡產業園總經理馬斌表示,家紡企業的集體轉移,表明成都對西部市場有了強大輻射力,且成都紡織服裝產業聚集力開始顯現。
當日,彭州打造“中國西部服裝之都”12年計劃正式啟動。彭州將綜合建設紡織、家紡等配套產業園,并配備物流、面輔料交易等中心,使彭州成為服裝、家紡產業聚集高地。
“服裝產業只有聚集發展,才能與外來企業競爭。”之前,將廠房設在成都龍橋的陳勇江,將成為中國西部服裝之都一期工程的業主。與他同期動身搬遷的還有200多家原聚集于成都周邊的紡織服裝生產企業,涉及成品生產、水洗、線、印染、印花等配套生產企業。“原先購買輔料要到荷花池,現在足不出戶就能找到配套所需的原材料了。”陳勇江說,抱團發展有助于企業提升產品品質,實現品牌化生產。
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秘書長楊淑瓊表示,經歷國際金融危機后,培育自主品牌,提升技術改造,促進產業集群發展成為四川服裝的新命題。
四川服裝企業嘗到了自動升級的甜頭。四川九星紡織責任有限公司年初通過淘汰落后,引進5臺印染生產線,實現了面料產品品質升級,產能提高了30%。同時,四川服裝企業也感受到了升級壓力。成都荷花池等本土傳統批發市場紛紛推行品牌“準入制”。
楊淑瓊說,通過將全國服裝產業鏈集結在一起,東部沿海與四川找到了合作共同點:沿海面輔料生產企業在四川找到了市場;沿海設備生產企業在四川找到了買家;沿海設計師在四川找到了東家;四川的終端商找到了品牌……“相信,這僅是合作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