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目標市場——泰國縫機市場展望
近年來,隨著東南亞地區服裝產業的崛起,泰國等地區成為了國內縫制機械企業的重要目標市場。而在近日,泰國《世界日報》報道:泰國商業部長蓬提哇女士在曼通他尼國際會展中心開幕的東盟時裝展上表示,泰國正致力成為東盟時裝和紡織產業中心。這一目標的提出必將迎來泰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全新發展。因而,泰國市場在近期也成為了國內縫企廣泛關注的焦點。
泰國紡織服裝生產現狀如何?當地縫制機械的市場情況怎樣?本文將從多個方面進行解讀,為廣大讀者一窺泰國市場的新發展。
地位——紡織服裝業舉足輕重現狀
危機引發縫機需求下滑 紡織服裝業舉足輕重
泰國商務部長蓬提哇在東盟時裝會展上表示,泰國完全有優勢發展成為東盟紡織品產業和貿易的中心。
在泰國,紡織服裝業是最大的制造業,共有4500余家工廠,雇傭員工一百多萬人,占整個制造業就業人數的近20%,GDP總值占整個泰國的17%。泰國紡織服裝業覆蓋了從纖維到成衣生產整個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包括纖維、紡紗、織造、針織、漂白、染色、印花和后整理、成衣生產和家用紡織品。
泰國紡織服裝行業年出口額達60多億美元,其中服裝出口占55%,在世界服裝出口國家中排第13位,占據全球市場份額的2%;紡織品出口位居全球第14位。美國是泰國紡織服裝業的最大買家,約占泰國全部出口的1/3強,其中服裝產品占出口美國紡織品的一半以上。
而東盟也是泰國紡織品的重要出口市場,泰國與東盟國家在紡織品交易金額高達300億銖,占整個東盟紡織品出口商品總數的10%。泰國在上游和中游紡織品植物、紗線和人造纖維等方面擁有的優勢,使其上述產品贏得了東盟市場。
目前,泰國85%的服裝出口由500家企業完成,其中的50%是由排名靠前的30~50家企業完成的。其客戶包括許多世界知名的品牌和零售商,如耐克、阿迪達斯、沃爾瑪、K-Mart、JCPenny、Sears、聯邦百貨(TheFederated)、五月百貨(MayDepartmentStores)、Next、OldNavy、彪馬、麗詩加邦(LizClaiborne)、EddieBauer、Gap、BananaRepublic和優衣庫等。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