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MA2009展后觀
早在9月初,本刊就向縫制設備行業以及服裝行業的有關人士發出邀請,請大家到上海來參觀2009年的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CISMA2009)。在展會期間,作為首屆“標準杯”全國縫制機械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的承辦單位,本刊分派人力投入到技能大賽決賽工作中。為了不使那些無法親自到場觀展并打算通過本刊的報道來了解展會情況的廣大讀者的愿望落空,本刊發出如上的邀請,此其一。其二,本刊更期望能夠通過不同的專業人士的觀察從多方面來探看和解讀它。
繼上一期對首屆“標準杯”全國縫制機械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的有關賽事進行特別報道之后,本期“聚焦”欄目開始推出專業人士看展的特別報道。在報道中,上海縫制機械行業協會秘書長雷杰將在《數字控制技術應用是CISMA2009新產品亮點》一文結合由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組織評選的“2009中國國際縫制設備展覽會新產品”講述數控技術的應用情況,而讀者可以在國家縫紉機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常務副主任王偉剛所寫的《以變革求創新,堅持差異化發展》一文中看到一些具體品牌、機種的詳細情況,來自上海惠工縫紉機三廠的羅一明總工程師的文章將就厚料機的情況進行介紹,此外來自服裝企業的李士奇將站在用戶的角度去講述《我看CISMA2009》的所見所想。
CISMA2009落幕近兩個月。回頭來看,受外因影響本屆展會的人氣不如往屆,尤其是海外觀眾人數減少頗多。但抹掉浮華,少了人聲鼎沸時的喧嘩與嘈雜,觀展者反而能將展會上的企業、產品等看得更真切、更仔細。對一些業內企業來說,展前的疑慮以及揣測也已經通過現場的種種尋找到較為清晰的答案。一些中小企業通過電子花樣機、開袋機等中高端縫制設備產品展示出向上的沖勁,所幸經濟窘境沒有讓行業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但另一方面,新的憂慮又從這里產生。就像某些觀點認為的一樣,行業洗牌的局面并沒有從CISMA2009展會上反映出來。展會上中小企業也能展示出那些曾經是某些大企業才能涉足的產品,這從反面說明縫制設備產品在技術分層上的弱勢,即技術準入門檻仍較低。
兩個月后,參展企業已經回歸日常生產與經營,究竟大家從展會上看到了怎樣的未來,又將如何運營,關心行業、企業發展的人們只有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才能了解到。但愿,CISMA2009沒有讓一些企業陷入新的迷茫,而是尋找到更好的發展方向。
祝愿行業、企業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