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專業市場的“建牌”大業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許坤元曾就品牌創新和渠道建設提出了三點的要求:一是注重品牌內涵,二是加強設計師隊伍的建設,三是加快現代流通服務體系和信息網絡平臺的建設。在行業洗牌加劇、品牌消費漸成主流的今天,專業市場究竟能為品牌建設做了什么?近日,走訪各地發現,專業市場的建牌大業,正在如火如荼開展著。
《關于加快推進服裝家紡自主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繼《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發布以后,這一綱領文件在業內掀起了新一輪關于自主品牌建設的浪潮。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常熟服裝城、廣州白馬服裝市場、西柳市場、上海新七浦服裝市場、安徽服飾第一街、北京雅寶路天雅大廈……等等各地紡織服裝專業市場正用行動,為中國服裝自主品牌鋪路架橋,成就專業市場的建牌大業。
11月6日,2009年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稅收優惠獎勵政策申報工作正式啟動。據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管理委員會綜合管理局局長周月林介紹,今年市場獎勵的力度和范圍將進一步擴大,要讓符合條件的經營戶都能受益。此舉也是為了加大對市場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穩定市場發展,更好的做大做強東方絲綢市場,做好品牌。據了解,凡是入駐東方絲綢市場4平方公里范圍內的經營絲綢、棉紡織物、化纖織物、原料、服裝、紡機、紡織類的貿易公司均是此次優惠獎勵政策的受益對象。
其實,早在今年3月東方絲綢市場管委會召開的“抓服務、促發展”表彰大會上,就以1800萬元重獎2008年在納稅、交易等方面有突出表現的經營戶,同時出臺《2009年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發展提升優惠獎勵辦法》,連推八項優惠政策,為經營者提供納稅、出口、租賃、產品創新等多項獎勵和補貼。東方絲綢市場管委會主任張國強坦言,作為一個建場已有23年的成熟專業市場,這樣大幅度的獎勵扶持力度在全國也是不多見的。
而這,只是全國各大紡織服裝專業市場下決心做大做強品牌的一個例證。
重金獎勵:吸納人才和品牌
近日,《關于加快推進服裝家紡自主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高度關注,繼《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發布以后,這一綱領文件在業內掀起了新一輪關于自主品牌建設的浪潮。
正是抓住了《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政策機遇,常熟服裝城在今年初以百萬元獎金高調舉辦2009“中國常熟服裝城杯”休閑裝設計精英大獎賽,借大賽這個平臺以實現常熟服裝企業的大轉變、常熟服裝品牌的大提升、常熟服裝城的大繁榮。
常熟服裝城管委會主任潘云來表示,要把大賽的獲獎作品與常熟重點休閑裝生產企業相鏈接,一方面使設計者和他們的優秀作品的影響力實現最大化,另一方面也將有力推動服裝設計人才資源與常熟服裝業產品創新的結合,進一步提升常熟服裝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不僅如此,常熟服裝城還不斷舉辦旅游購物節,以商貿服務不斷擴大市場的品牌影響力。
而在廣州白馬服裝市場,早已涌現出像圣柰薇爾?謝、羽崎、老人頭、圣地亞、德?豪家穿業、紅番茄、貝丹娜、東方明麗、明豪等這樣一批頗具市場影響力的品牌。隨著眾多具有自主設計能力和品牌風格的商戶的不斷聚集和崛起,廣州白馬服裝市場已經成為南派服飾流通行業的代表和實力服裝品牌的陣地,成為時尚風向標。
廣州白馬服裝市場總經理張軍表示,白馬服裝市場非常重視服裝設計和本土品牌培育,將努力為推動我國服裝行業的快速健康發展發揮更大的表率作用。在國慶60周年來臨之際,白馬服裝市場特別獎勵了這些為市場蓬勃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品牌。
作為全國第一批服裝專業市場的西柳市場,一直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西柳在品牌建設上也不甘落后,早在去年初,西柳鎮黨委、政府提出了打造品牌西柳的目標,鼓勵和支持廣大業戶品牌化經營。
西柳還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申報國家級馳名品牌成功的,政府承擔申報費用總額的15%;申報省級名牌和鞍山市名牌成功的,政府承擔申報費用總額的30%;對于新注冊商標成功的,政府承擔注冊費用的50%。凡引進省級品牌的總代理,市場管委會還對其實施獎勵。為鼓勵域內的地產品經營業戶自主研發、自主生產,西柳鎮政府提出,對新創省名牌產品或馳名商標的企業獎勵1萬元,國家級的獎勵5萬元,獲國際名牌產品稱號的企業獎勵10萬元。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