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結算業務鞋企叫好不叫座
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自今年7月6日開閘后,商業銀行和外貿企業一度熱情參與,啟動初期好不喧嘩熱鬧。不過,眼下當被問及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情況時,一些股份制銀行的相關負責人回答得很干脆——“沒有進展”。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超過1億元人民幣。而全國五個試點之一的深圳市也公布,截至10月中旬,深圳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累計金額5812萬元,占全國結算金額的54%。
有專家指出,從官方數字來看,人民幣結算量顯然低于預期。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民幣還未完全實現自由兌換,境外銀行和企業對自主持有人民幣的意愿不高。而人民幣還會繼續升值的觀點也使得企業有所顧忌,擔心交易成本上升,因此對人民幣結算抱遲疑的態度。
試點成績遠低預期
“沒有什么進展,企業的熱情一直不高。”某股份制銀行貿易金融部總經理陳先生,如此形容該行現時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的發展狀況。而在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開閘前,該銀行一度積極向外貿企業推廣該項業務,但現時推廣動作已經全面停止。
中信銀行國際業務部有關人士昨日也告訴記者,外貿企業還是觀望的多,真正實行人民幣結算操作的比較少。他說,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啟動初期,各銀行為了搶得人民幣結算“第一單”,紛紛大力推廣這一業務。因而那時多個試點銀行的人民幣結算業務都很可觀,但現在的進展卻較為緩慢。
廣東省紡織品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凌方才回憶說,以前銀行在人民幣結算業務方面的拓展做得很積極,“但現在已經沒有銀行再勸說我們做這方面的業務了,感覺上似乎銀行和企業都不關心了,就是媒體比較有熱情。”
凌方才告訴記者,雖然是試點企業,但他們至今也沒有一單人民幣結算業務。廣州市番禺創信鞋業有限公司同是試點企業,該公司董事長吳振昌昨日告訴記者,他們公司并沒有開展人民幣結算業務。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在上海、廣州、珠海、東莞以及深圳五城市試點。啟動首日,廣東省內(不含深圳)的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交易額為772萬元,上海為1428萬元,盡管深圳方面的數字沒有公布,但業內人士估計5城市首日的總交易額肯定超過2500萬元。
其時,央行有關官員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預料,今年人民幣結算的資金規模總共會在100億~200億元之間。不過,中國人民銀行上周發布的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卻顯示,截至9月30日,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量超過1億元人民幣。深圳市方面也透露,截至10月中旬,深圳市已辦理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48筆,累計金額5812萬元,占全國結算金額的54%。不難算出,截至10月中旬,全國的結算量約為1.0763億元人民幣。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直言,結算量很小,顯然低于預期。他說,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不如美元,境外機構對人民幣的認同感不是太強。不過,人民幣認同感的提高也需要一個過程。
中銀香港有關人士此前曾提到,預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展開初期交易量不會太過龐大,但由于跨境結算有助企業在外匯貿易上鎖定風險,因此相信交易量將會持續上升。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