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機之鄉的發展神話
大岡鎮是蘇北里下河地區的古老集鎮,亦為江淮名鎮。建鎮于距今1000多年的宋代,因“沙崗之巨”而得名“大岡”,地處江蘇鹽城、泰州兩市交界。鎮區常住人口3萬人。
改革開放以來,大岡鎮的經濟、文化、社會事業發展較快。著名社會經濟學家、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費孝通兩度蒞臨大岡視察,并欣然揮毫寫下了“鹽城鞋機,勇爭天下”的贊譽。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蔣正華、顧秀蓮,國務委員陳至立、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懷西、原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部長鄭斯林等領導曾分別到大岡考察指導工作。
經濟發展帶動了各項社會事業的進步。大岡鎮先后被表彰為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造林綠化百佳鄉鎮、全國投資環境百強鄉鎮、江蘇省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示范鎮、江蘇省衛生鎮、江蘇省新型示范小城鎮、江蘇省重點中心鎮、江蘇省教育現代化示范鎮;從97年起連續五年被命名為江蘇省文明鄉鎮;2002年又被國家科技部授予江蘇省唯一的“全國星火小城鎮示范鎮”。
一、鞋機之鄉發展的歷程
大岡鎮鞋機起步于七十年代初,當時只有原大岡農機站也就是后來的皮革機械廠生產機械下料機,真正的發展是從一九七六年原大岡農具社也就是以后的輕工機械廠生產片底革機、園刀披皮機開始才算是后來真正意義上的制鞋機械。到了八五年前后便形成了與青島膠南、杭州大新三足鼎立的態勢,是名符其實的“鞋機之鄉”。自九十年代初華英引進了英國bu公司14噸下料機把鹽城鞋機推到了發展的巔峰,并被列為國家星火支柱產業。當時只有華英、皮機、工具、曙光四家,而且均被確認為江蘇省星火技術密集區重點企業,到九六年年銷售額已達8000多萬元。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原來的集體經濟逐步淡出歷史舞臺,民營鞋機企業如雨后春筍迅速成長起來,2006年6月被鹽城市政府列為全市十大產業集群之一,鞋機產業已成為大岡鎮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全鎮現有各類制鞋機械企業350多家,其中港臺及廣東、上海、溫州和蘇南地區外來企業30多爿,制鞋機械被列為國家級星火計劃支柱產業,帶動了大岡鎮成為全國鄉鎮企業示范區、全國星火技術密集區。華英制鞋機械公司、閎業制鞋機械公司、臺兆興制鞋機械公司、晨龍機械廠、藍多特公司、華揚磨料磨具公司、石油機械廠等7家企業被命名為省星火技術密集區重點企業。機械支柱產業現有規模企業120多家,其中規模鞋機企業97家,石油機械企業、農業機械企業各10家。擁有車床、刨床、銑床、鏜床等專業機械設備800多臺套,年產制鞋專用機械8萬臺(套)以上,從業人員3000余人。
二、成立鞋機商會
做大、做強大岡鎮鞋機是幾代人的夢想,也是大岡當今鞋機人的神圣職責,鞋機可以說得上是大岡鎮的傳統產業,也可以說是支柱產業,對全鎮經濟的影響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在蓬勃發展的過程中大岡人清楚地看到:由于該產業步入的門檻兒較低,加之缺乏正確的引導,一些消極的因素正在或已經影響到了這個產業的健康發展。一是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小而散可以說是大岡鞋機的真實寫照;二是缺乏技術創新能力,行業內部還沒有形成在專業分工基礎上的競爭與合作;三是營銷手段扁平化,由于產業鏈的結構不完整,還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產業集群。
2005年,在政府的倡導下,鹽城市成立了鞋機商會,目的旨在加強同行業之間的相互溝通,實行行業自律,有利于資源共享,集聚實力,共同維護市場秩序,從而促進行業的整體發展。目前商會的運作已經起步,鞋機商會較好地承擔起推進鞋機產業良性發展的責任。鞋機商會建設好了,大岡的發展就有了一個大平臺,可以利用國家支持支柱產業方面的好多政策,促使大岡人把這個產業越做越大,也有利于展示大岡鞋機的整體實力,使創建中國鞋機城這一影響深遠的工程有一個堅實而可靠的基礎。
鞋機商會一經成立就先砍了“三板斧”:一是全面實施“藍海”和“綠海”戰略,把企業從單純的價格競爭轉移到創新和服務競爭上來。大岡人覺得價格戰不能作為一個企業生存和發展的主要手段,企業要做大、做強主要的還是要靠自身產品的品質和品牌的影響力。因此,大岡人打算放棄一部份低端市場,專注中高端市場的開發。另外,在進一步強化售后服務的功能方面做了一些更有效的探討,努力實現從客戶滿意到客戶愿意的重大轉變。二是以閎業公司作為復合機行業標準起草單位為契機,樹立行業領導者的新形象。大岡閎業復合機的品牌經過九年的經營,在行業中已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如何進一步提高閎業品牌的含金量,怎樣使這一品牌更好地為行業服務,并且在服務過程中不斷提升品牌的影響力和輻射力,真正樹立起行業領導者的形象成為鞋機商會的嶄新課題。三是以創江蘇省名牌產品為動力,進一步夯實企業管理的基礎,為創建中國鞋機城增添燦爛的一頁。
三、打造中國鞋機城
近年以來,大岡把做特做強鞋機產業,全力打造“中國鞋機城”作為塑創特色新大岡的重要內容來抓,精心編制了鞋機產業五年發展規劃,研究制定了07年創建“中國鞋機城”具體工作意見,搜集整理了鞋機企業基本情況目錄和國家、省、市、區對鞋機星火、火炬項目扶持發展的信息指南;鎮黨委、政府號召全鎮廣大干群要以全身心投入到創建“中國鞋機城”工作中去,為早日實現大岡鞋機在國內市場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標作出應有的努力。
新春伊始,和諧春風吹大地,發展驚雷響云霄。當瑞雪攜帶著豐收的喜悅飄灑長城內外,當梅花包裹著春天的氣息香溢大江南北,當朝陽孕育著新年的瑞氣普照神州大地,打造中國鞋機城的戰鼓已響徹“鞋機之鄉”,大岡隆重召開加快項目推進暨創建中國鞋機城動員大會,主要目的是動員全鎮廣大干部群眾以奮勇爭先的氣概,只爭朝夕的作風,打造中國鞋機城和促進新型工業化,落實有效措施,迅速掀起高潮,合力推動全鎮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并注重激勵扶持,助推鞋機企業做特做強。通過一系列激勵政策的落實,不斷增強鞋機企業的競爭能力。
雄心勃勃的大岡人正以發展特色產業為契機,不斷拓展鞋機產業規模。以組建江蘇省鞋機質量檢測中心為把手,進一步規范鞋機市場。整合資源,引導企業產品向液壓裁斷系列、復合縫制系列、披皮系列、繃幫定型系列、壓合系列等五大品種聚集,進行合理分工,協作配套,優勝劣汰,形成有效有序的分工合作體系。以招商引資為突破,進一步擴大鞋機產品市場覆蓋面。以科技創新為手段,加快產品更新換代的步伐,注重把科技創新作為做特做強鞋機產業的“助推器”。以強化引導服務為保障,著力營造鞋機發展的寬松環境,幫助企業理清思路,協調解決存在問題;整合交通、信息、服務等資源,組建物流中心,積極為中小企業申請貸款提供擔保,切實解決企業貸款難問題;在做好做優環境的基礎上,倡導合作精神、團隊精神,使大岡鞋機經營者真正從一個人一條龍變成大岡鞋機一條龍。
“開始”是零的突破,是新的起步,也是成功的最初積累。大千世界,什么事情都要有開始,幼苗生長植活土,枝繁葉茂育樹人,“好的開始”意味著 “成功的一半”, 大岡人打造“中國鞋機城”的夢想就可以沿著這個“好的開始”持續下去,并不斷擴大戰果,完成“成功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