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鞋企業探索新型“轉內銷”
日前從石獅市部分外貿鞋企了解到這樣的兩種現象:外貿轉內銷的鞋企中,部分企業轉型較成功,打開了國內市場,開辟了新的增長點;同時,也有部分外貿鞋企轉內銷時在國內市場上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個別企業甚至遇到資金、渠道等實際難題,陷入發展困境。
去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使得外需繼續疲軟,在此情況下,對于石獅市大多數習慣了接單生產的出口貿易企業而言,外貿鞋企“出口轉內銷”被視為消化過剩產能的一劑良藥。正因此,石獅市不少原來做外銷的企業紛紛轉型,嘗試往內銷領域拓展經營。隨著危機漸行漸遠,經濟顯示出復蘇的苗頭。而這些外貿轉內銷的鞋業企業中,有的達到了預期目標,產品在國內市場逐步打開并站穩了腳跟,開辟了新的增長點。但是,從“外”到“內”這一藥方并不是“一試就靈”。企業做內銷需要創品牌建渠道,需要一筆不小的投入,新市場的挑戰一次次地考驗這些內銷生力軍的經營力。也有些外貿轉內銷的企業在國內市場方面遲遲走不上正軌,投入相當資金但效果不明顯。
長福社區內一家骨干鞋企市場部的林先生認為,今后內外貿并重是大勢所趨,而出口轉內銷的過程中,品牌建設是長期工程,渠道建設則是重中之重。
如何開拓國內市場的新課題,是外貿轉內銷企業面臨的另一個考驗。藍電文化傳播曹總認為,轉型內銷市場,需要一個過程,要有一個理性的、未來三至五年的發展戰略規劃。外銷產品的消費群體、市場定位等與內銷產品有著本質的差別,如果沒有深度掌控終端和市場,外銷企業的產品流、服務流、信息流也將不完整,這就要求企業在轉型內銷后,要在研發、生產、渠道流通、品牌推廣和售后服務等方面形成系統的、清晰的框架與計劃。
“外銷和內銷貿易模式完全不同,外貿是接了單之后跟進,生產交貨即可;內銷需要組建不同的管理班子,建設新的銷售渠道。外貿企業轉型之路需要突破自身瓶頸和跨過諸多門檻。”寶蓋一家品牌鞋企營銷總監陳先生認為,外銷轉內銷,壓力不僅來自市場,而且還來自企業內部。同時,外銷型企業往往缺少一支強有力的內銷隊伍,很多企業在外銷的進程中是不需要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人才的培育上的,只需要依照進口商的要求管理好下單生產就行,因此在轉型內銷后,人才隊伍方面就顯得很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