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年 民族服裝品牌新主張
經濟危機讓雷曼、摩根等一干華爾街神話破滅,真實的世界終究不存在永恒的權威和真理。在商業時代,任何跟隨或是模仿的行為都絕非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勇敢超越,成就自我才是立于不敗的秘訣,這對發韌于上世紀80、90年代的年輕中國服裝企業來說,是一次具有關鍵意義的啟發。
新十年 民族服裝品牌新主張
仍處于發展期的大多數民族服裝企業都懷揣著品牌夢想:作為服裝大國,為什么不能培養一個國際一線品牌?
蕭寒徹骨的經濟危機之后,民族服裝企業漸漸找到了病癥所在——過去,我們一味膜拜國際大牌,我們一度忽略了自己的實力與潛能。充分考量自我市場與自身定位,才能促成我們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觀。
在媒體團的此次采訪之旅中,我們看到:當昔日的“參照物”展露頹勢,民族服裝企業正懷揣著夢想,在動蕩與變革中站立起來,積極部署新的品牌定位策略、商業運作模式及品牌文化建設理念。
產品結構 敢于“動筋骨”
產品結構不合理一直是我國紡織服裝行業發展遇到的阻礙之一,對于那些崛起于改革開放初期的服裝企業,其產品種類、結構基本取決于消費市場的溫飽需求,為大眾解決了“有沒有”和“好不好”的問題,而進入強調產品附加值與內涵的品牌競爭時期,產品結構調整就成為這些老牌服裝企業思考的問題。
在江蘇常熟,我們見到了當今中國羽絨服產業當之無愧的“元老”——波司登。近年來,波司登積極進軍休閑裝、女裝等多個領域,不斷煥發著新活力。五年前,波司登高調揮師進入男裝界,順應中國男裝追求年輕化、品質化的風潮,與國際知名設計公司合作,推出了“精致商務”、“簡約辦公”、“Cool休閑”、“都市運動”四大產品系列,力推時尚消費觀念。
“中國服裝要通過改變理念來把握創新,跟進當前時代的發展步伐。當下,年輕人引領著服裝潮流,也熏陶著中老年人的穿衣觀,所以,我們以年輕人群買得起的產品為市場開發的重點,在產品結構和設計理念上敢于有大變化。”高德康明確指出消費理念是服裝企業產品結構創新的第一指向。
2010年,波司登將在CHIC展上拿下近2000平米的展位,主要訴求是向大眾展示波司登業已升級換代的產品理念。波司登的締造者高德康的想法是,波司登是中國服裝行業惟一的“世界名牌”,其產品不應只滿足一季的需求,而應向四季延伸。
對于年輕一代,提起波司登大家都能想到,甚至最先想到的,不應只有羽絨服。
在浙江寧波,我們領略到另一個令中國服裝業界景仰的品牌——雅戈爾的風采。雅戈爾,在今年已正式創牌20年。盡管市場份額遙遙領先,但領頭人李如成卻從未停止對這個行業的思索。2009年7月,成立雅戈爾服裝控股有限公司,收購了公司直接或間接持有的服裝營銷和生產企業的全部股權,從而完成了對公司服裝業務的整合。
李如成解釋,雅戈爾品牌由傳統制造起步,制造環節優勢顯著,時尚和品牌運作的優勢還需要進一步打造。他意識到,未來雅戈爾要實現從制造向市場轉變、從產品型向品牌型轉變,而重整之后的雅戈爾將更善于把握時尚,并快速占領市場。
雅戈爾在CHIC2010上,將展示GY、Mayor、Youngor CEO、哈特·馬克斯、漢麻等5個品牌,展位面積仍保持在1000平方米左右。其中GY、Youngor CEO和Mayor是分別針對大學剛畢業、職場中的準精英人士和公務員等高端客戶的新產品系列。雅戈爾品牌的轉型,將致力于尋找產品和品牌的結合點,成為一個有文化、有生命力的品牌。
在北京,我們看到,順美完善產品系列的探索一直在進行著。其商務休閑系列的近30個類別產品均無比細致,配飾、袖口、鑰匙扣、名片夾、襪子、內衣、圍巾都盡量做到豐富,以充分滿足各種場合的著裝需求。
正如高德康所預見,建設一個擁有完善的、先進的、堅實的、暢通高效的產業生態鏈基礎,擁有在功能協作、市場分割、檔次品類等多層次的嚴密交織而互補的產品體系,已經成為民族服裝產業的必行之舉。
商業運作 老游戲新規則
“在未來的競爭中,只有產品,或只有營銷,都是不夠的。”雅戈爾集團總裁李如成說。
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多層次、多維度的市場來說,商業模式本就是多元化的。經濟低谷中,尤其需要企業依賴更為多樣的商業運作思維,運用先進有效的經營機制、生產管理和金融手段提高企業和品牌的國際競爭力,用靈活多樣的新規則把游戲玩得更好。
對于致力于成為世界名牌的中國服裝企業來說 ,國際化是必行之路。在國際服裝產業鏈上逐漸向高附加值一端行進的中國服裝企業早已不滿足于充當加工制造的角色,而是著眼于打造與國際品牌比肩的渠道資源和營銷運作方略。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