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外貿鞋企出口“轉正”釋疑
去年11月,東莞進出口、出口、進口3項指標均實現同比增長
東莞市2009年11月份單月進出口額88.3億美元,同比增長6.9%,這是自2008年10月以來的首次正增長。昨日記者從黃埔海關獲悉,連續13個月的出口下坡路,終于在去年11月宣告結束,而在進口方面,東莞也擺脫了連續15個月負增長的包袱。
11月單月各類貿易進出口“轉正”
去年11月份,東莞市進出口、出口、進口3項指標均實現當月同比增長(以下簡稱增長)。其中,進出口增長6.9%,出口增長0.9%,均結束了連續13個月同比下降(以下簡稱下降)的局面。而進口同比增幅最大為17.3%,首次終止了持續15個月負增長。
具體到各類貿易,11月東莞加工貿易進出口額達74.5億美元,增長2.5%,是2008年10月份以來首次恢復正增長。其中雖出口小幅下降2.6%,但進口增長12%。與此同時,當月一般貿易進出口10.3億美元,大幅增長39.1%,比10月增幅擴大27.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33.4%、47.6%。此外,保稅倉庫倉儲進出口3.1億美元,增長59.3%。
而前11月東莞外貿進出口數據仍呈下降趨勢。1~11月進出口總額848.6億美元,下降20.1%,比前10個月降幅收窄2.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498.2億美元,下降18.5%,進口350.4億美元,下降22.2%。
對美出口恢復增長
此外,11月東莞對多數主要貿易伙伴進口恢復增勢。今年1~11月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及美國、日本、歐盟繼續位列東莞主要貿易伙伴前4位,對上述四地累計進出口516.4億美元,占60.9%。
其中,11月對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進出口17.1億美元,增長14.1%;對美國進出口15.6億美元,增長0.6%,“改變了連續13個月負增長的趨勢,這也是經濟寒冬開始回暖的信號”。黃埔海關相關負責人稱。
釋疑:
1.轉正為何出現在去年11月?
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一方面由于2008年11月進出口值僅81億美元,拉低了去年11月同比的基數。另一方面,去年以來,訂單量逐月增加,前期的訂單量,到后期就會逐漸轉為出口產品。其實,從去年9月份開始,出口降幅就已逐漸明顯縮小,“從量變到11月份的質變,是意料之中的事”。
2.鞋類、家具等產品出口跌幅為何逆勢拉大?
海關數據顯示,去年11月東莞各主要出口商品同比均正增長,唯獨鞋類、家具及玩具產品同比跌幅拉大。亞洲鞋業協會秘書長李鵬認為這主要是因企業招工難所致。
李鵬表示,鞋業、家具及玩具等行業均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少企業員工流失嚴重,導致大批訂單無法完成。此外,去年不少企業將生產由東莞移至內地或周邊國家,在東莞生產的產品量及出口量隨之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