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去年12月進出口迅猛提速 預示今年通脹壓力
* 出口結束13個月負增長,同比增速高達17.7%
* 進口同比增速亦超預期攀升至55.9%
* 外貿迅速反彈加大通脹壓力,政策或提前退出
* 出口料呈恢復性增長,貿易摩擦或加劇
中國去年12月出口結束13個月負增長後即以兩位數反彈,進口增速環比提高近30個百分點,表明美歐等海外經濟體快速回升帶動外貿形勢改善,而國內需求仍保持旺盛,由此產生的物價上漲壓力,或引發政府考慮更早退出刺激性政策。
分析人士認為,進口猛增反映國內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仍然保持快速增長,也有同比基數較低以及出口訂單前景看好的因素.他們預計,今年外貿整體上將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但形勢更趨復雜,可能見到更多國際貿易沖突。
中國海關周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2月出口同比增速高達17.7%,遠超路透調查中值4.0%;當月進口同比增長55.9%,也高于調查中值31.0%;貿易順差為184.3億美元,路透調查中值為196億美元。
"這個數字確實蠻驚人的!證明國外需求起來了對國內出口的強勁帶動.正常情況下因為圣誕節因素的消失,12月的增速應該低于11月的."華寶信托宏觀分析師聶文稱。
他指出,歐美近期的經濟數據近幾個月一直呈現改善局面,印度及其他新興市場國家的投資性需求對中國的出口帶動也比較明顯.因此,中國近幾個月的消費品以及機電產品的出口都保持了較快的環比增速。
海關數據并顯示,經季節調整後,12月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1.5%,其中出口增長16.1%,進口增長55.4%;進出口總值環比增長6.7%,其中出口增長5%,進口增長8.7%.2009全年出口為下降16%,進口為下降11.2%,貿易順差1,960.7億美元。
鑒于外貿數據強勁,國泰君安宏觀分析師王虎預計中國12月份的工業增長將非???,估計將達到25%以上,第四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也將達到11%以上,2009年全年GDP增長將達到8.6%。
近期國際市場復蘇跡象日漸明顯,給中國的出口商提供了更多積極信號.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12月升至55.0,為近四年來最高,新訂單增速為逾五年半來最快.與之對應,12月匯豐中國制造業PMI的新出口訂單創出近五年來的新高,近四分之一的受訪者報告其出口訂單較上月有所增加。
**加大通脹壓力,寬松貨幣退出或提前**
分析人士認為,進出口增速迅速大幅反彈也增加了物價上升壓力,加劇市場對通貨膨脹預期,甚至經濟走向過熱的擔憂,可能會引發政策提前退出。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張永軍就表示,進口的增長遠超過預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價格因素,2008年底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較低,而目前原油價格較一年前已翻倍.國內或國際市場商品價格普遍回升雖然有需求轉旺的因素,同時也會帶來通脹的隱憂。
王虎亦持相似看法,他表示,與出口的變化相似,中國進口的增速顯然也遠遠超出市場的預期,12月份環比達到18.8%,預示著2010年中國經濟出現過熱的概率有所提高,也增加了政策收縮的壓力。
"經濟形勢的這種變化將會大大增加物價上升的壓力,由此各國政策退出的時點可能會提前。"他稱。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