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業應做好資源配置文章
10日上午,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天凱來到石獅,與石獅紡織服裝業界進行座談,并對石獅紡織服裝業的未來發展作出了指導。他代表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表示:我們對石獅很有信心。
他說,2009年中國紡織業走過了不平凡的一年,在國家系列政策的推動下,從2009年5月之后開始恢復性增長,全年規模企業銷售量比增10%以上,利潤比增26%。金融危機中,紡織服裝業表現出很好的抵御風險的能力,石獅的紡織服裝業也不例外,在石獅政府的支持下,整個產業集群求得了穩定和持續增長,不少企業表現出很好的抗壓力。
2010年全行業相對樂觀,紡織業仍然顯示出較大的比較優勢,整個經濟都在回升當中,出口經濟體也在恢復之中,經受了2009年的一大考驗,包括石獅企業在內的全行業的競爭力都有所增強。
王天凱說,現在有的人覺得紡織服裝的利潤越來越薄,干得也很辛苦,因而轉向房地產或金融業,雖然不能說是錯了,但這些行業賺錢容易丟錢也快,搞了這么多年紡織服裝的人,對于這行業不很精通,有的甚至根本不懂,盲目進去遲早要摔跟頭。因而還是要堅持做好“老本行”。石獅紡織服裝企業要有這一信心,石獅政府也要有這一信心。
在談到如何發展時,王天凱指出,“我們講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但是什么是品牌?我認為只有留在消費者心中的才是好的品牌,首先要有一定的量,要努力使我們更多的貨真價實的產品在消費者中深入人心,而不能單純地走找明星做代言之路。石獅有完整的產業鏈,應在資源配置上做好文章,這將是下一步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
近兩年中西部的紡織服裝業發展很快,有的靠市場優勢,有的靠勞動力優勢。應該思考的是,中西部發展起來后,石獅等沿海地區有什么優勢?在哪里?石獅完整的產業鏈是一大優勢,但這些資源如何更加有效地進行配置,使全行業上下產業鏈各環節既合理分工又協調發展,互補互促,形成新的比較優勢,這是石獅政府和業界都應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石獅紡織服裝業既要眼睛向外也要眼睛向內,一方面拓展國內外市場,一方面加強內部管理,從設計研發這一環節做起,這是不少紡織企業的薄弱環節,除此之外,生產、倉儲、物流、營銷和銷售終端,品牌塑造等各環節都大有潛力可挖,石獅企業可在這方面也狠下功夫。
下一步國家在結構轉變和調整中有大的規劃,石獅紡織服裝業要有所作為,哪些是優勢加以光大,哪些是落后之處加以調整,這些優勢怎樣重組后發揮更大效益,實際上這就是資源配置,也是產業提升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