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企如何應對國外品牌不斷涌入
2010年,作為十一五規劃實施的最后一年,成為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刻,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內需擔負著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任。
誰能踏準中國服裝消費新節拍?CHIC參展企業“暗戰” 服裝內銷市場
2010年,作為十一五規劃實施的最后一年,成為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刻,國內外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內需擔負著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重任。
2009年,國家投資4萬億元擴內需并頒布《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提出“要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剛結束不久的2009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0年將繼續擴大內需,增加居民的消費需求。
對中國服裝業來說,內需支點將撬動一個怎樣的未來?誰又能踏準中國服裝消費的新節拍?
即將在3月28日召開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CHIC2010),正如一場精彩的賽事,每一個參展企業都傾盡全力去詮釋對于中國服裝內銷市場的理解。
城市化進程助推服裝內銷增速
2010年伊始,國際金融危機余波未了,中國服裝市場能否朝著全面回暖的方向一路行進?
2009年1-10月的數據顯示,我國限額以上企業紡織服裝零售額達到3607億元,同比增長20%。盡管同2007、2008年相比,增幅有所下降,但在近7年來仍屬于較高水平。
“預計2010年服裝內銷增速可能在20%-25%之間。”華泰證券的分析師做出了樂觀的預測。
城市化的推進是紡織服裝行業內銷堅挺的一大動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2010年要以擴大內需特別是增加居民消費需求為重點,以穩步推進城鎮化為依托。
從我國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的服裝消費數據可以看出,2008年,城市居民人均衣著支出為1165元,而農村居民人均衣著支出僅為211元。分析師認為,當前每年城市化增速約為1.5%,城市化帶來的服裝銷售約為每年120億元,由此帶來的服裝銷售年增長率約為4%。
聯合證券分析師認為,2010年消費升級和人口結構變化,使得消費增長可繼續保持高位。在中國的二、三線城市會表現的更為明顯。另外,2010 年政府政策的主題之一為“促消費”,可能通過一系列行政手段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也有望帶來主題投資機會。2010年國內服裝市場將保持穩步提升,而行業去庫存化效果顯現,企業經營將優于2009年。內銷服裝品牌企業處于產業鏈高端,將受益于經濟回暖和消費回升帶來的利好。
中外品牌的較量
中國的服裝內銷市場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外服裝企業,CHIC更成為他們打開中國市場的助力器。
CHIC2010上,主辦單位為了提升CHIC的時尚度和藝術文化氛圍,特邀20余位建筑、繪畫、雕塑、園藝等跨界藝術家在展場中央連廊的位置首次開設“CHIC2010·Hardrive時尚藝術長廊”。Hardrive是UBC集團( United Business Corporation)旗下的中高端品牌,據悉,本屆時尚藝術長廊的主題為“超越毀滅的邊緣”,共有33件藝術品參與展示,它們將詮釋出藝術家們對于“時尚”的獨特理解和真摯表達。Hardrive品牌的理念就是創新和超越,“我們也想表達以藝術為靈魂的概念。” 北京天翼緣美服裝服飾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王慧說,“目前我們以直營店為主,以此保證品質。通過參展CHIC希望能夠擴大品牌的影響。”
韓國纖維產業聯合會組織了韓國最具代表性的服裝服飾企業,以“Preview in CHINA 2010”韓國館的形態,參加CHIC2010。這也將是韓國企業首次大規模以韓國館的形式在CHIC集體亮相。韓國展團將在CHIC2010期間的中國服裝發布匯上舉辦四場時裝秀,并舉辦客商商務交流會。韓國纖維產業聯合會對此解釋說:“我們這次參展以擴大韓國時裝企業在華流通渠道,并幫助其與中國客戶之間建立商務聯系為目的。”
面對國外服裝品牌的不斷涌入,中國服裝企業如何應對?
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李如成說:“最近幾年我們了解到,很多從前被中國服裝業崇拜的國際品牌效益并不是很好,這啟示我們:一定要把自己的品牌做好。”李如成一直在思考怎么把雅戈爾品牌做的更好,他認為首先要滿足中國的消費市場,發揮“優良的品質、適中的價格”這樣的優勢。
上海雪兒服飾有限公司總經理薛剛看好二三線城市的消費能力,他認為,今年在拉動內需的政策引導下,城市化進程將加快。目前一線市場競爭已經比較充分,而二、三、四線城市的市場還沒有完全成熟,有很大發展空間。雪兒今年將重點在二線和三線市場大力發展店鋪,除了很小一部分需要加盟商配合,大部分都以自營為主。
在中外服裝業各種力量或明或暗的較量中,中國服裝業邁入了2010年,在鞏固領先的加工制造能力的同時,中國的紡織服裝行業在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在此背景下,CHIC2010將加大品牌傳播力度,強化專業商貿服務,豐富各類要素關聯協作,引入跨界融合概念,整合配套資源,從文化、自主創新、科技、營銷、品牌戰略等方面營造品牌展示效果,幫助參展品牌分享到更多的“內需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