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衡杰:增長方式轉變預示服企將“升華一批 成長一批 消亡一批”
日前,中國服裝協會科技專家委員會換屆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通過了新一屆科技專家委員會組織機構名單。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會長、中國服裝協會會長杜鈺洲為受聘專家委員頒發了聘書。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科技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蔣衡杰在會上作了《中國服裝協會第一屆科技專家委員會工作報告》。他總結了過去三年來科技專家委員會所做的工作,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要點。
蔣衡杰指出,三年多來,第一屆科技專家委員的全體委員在不同的崗位上發揮了多學科、多專業的綜合優勢,積極參與行業各種形式的技術創新活動,加快了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極大促進了行業技術創新水平的不斷進步發展,對加快提升服裝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作出了貢獻。
回顧過去三年以來科技專家委員會的主要工作,蔣衡杰將其歸納為三個大方面:
其一是制定科技發展規劃,引導和推動了行業科技進步。具體表現為:編寫完成《中國服裝行業科技發展指南(討論稿)》和《服裝產業升級與科技進步指導意見》,向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提交了六項服裝行業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化項目;撰寫《服裝行業技術改造投資重點》相關材料,開展服裝企業技術改造,節能減排項目儲備工作。
其二是確定信息化為行業科技重點,推動關鍵和共性技術開發。具體表現為:服裝用人體測量技術和數據庫系統開發實現突破,創新成果顯著;推動標準創新、推廣科技成果、開展科技交流,成為政府與企業間溝通的橋梁。
其三是針對服裝行業技術創新體系與國家經濟、科技大發展要求存在的不相適宜之處,探索創新模式,加快行業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具體表現為:成立“中國服裝產學研戰略聯盟”;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搭建行業技術創新平臺。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在這個承上啟下的關鍵年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擺在每個行業面前的重要課題,對于服裝行業來說亦是如此。
杜鈺洲強調,服裝業的發展目標是實現從服裝大國向強國轉變,今后一段時間產業升級將是服裝行業發展的主題。
蔣衡杰認為,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對行業企業意味著要升華一批,成長一批,消亡一批。而升華、成長的基石就是要看企業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
基于這樣的大環境,新一屆科技專家委員會今后的工作導向自然落在了圍繞加快升級上。概括起來,新一屆科技專家委員會今后的工作將集中于以下幾個著眼點:
首先,做好“十二五”科技發展(創新)規劃。服裝行業要從加速我國服裝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的戰略全局出發,在深入研究國內外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環境的新變化與新形勢的基礎上,提出“十二五”期間我國服裝產業科技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其次,推動行業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和成果應用。信息化應用水平的程度高低直接決定了企業的后發動力和國際競爭力,服裝行業的關鍵共性技術工作中心和重點應放在以信息化整合企業資源,用信息技術改變設計、工藝、制造、銷售、服務等各環節傳統的技術管理模式,實現技術與管理的數字化等方面。
第三,加快推進行業創新體系建設。以行業各類研究機構、科技專家委員會、行業產學研聯盟為支撐平臺,推動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要突出展示創新主體——企業的創新實踐,充分展示行業創新龍頭企業的創新案例和成果,從企業、政府、協會、專家、供應商、研發、培訓、技術服務與媒體等多角度、多層面,圍繞企業創新實踐中的關鍵和難點問題,進行多方對話,形成多方參與、分工協作、全面推進服裝行業自主創新的良性互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