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過最難時期 晉江鞋材鞋機喜迎轉機
臨近年關,晉江升泰機械有限公司車間內卻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對該公司副總經理許金泰來說,他現在恨不得每天能有48小時的時間,這樣至少自己不用再為訂單的生產而忙得焦頭爛額。
“從2008年第四季度開始到2009年的前三個季度是我們最困難的時期,現在這個時期已經過去了,接下來的日子再怎么壞也不會比那一段時間更糟糕了,我們還有什么好擔心的。”許金泰告訴記者。
同樣的事情在不少青商企業中都能夠看到。經過了近一年的“蟄伏”之后,不少企業都開始逐漸行動起來,或者是添置包括生產設備在內的各種硬件,或者是通過內部的調整擴大產能。而行動的目標也很一致———希望自己的企業在市場復蘇的時候,能夠搶占最有利戰略地位。
熬過最壞節點
2009年2月初的一天,晉江青商會三屆三次理事大會舉行。在此次會議上,青商企業家們道出了他們對于未來一年的最大擔心:訂單量不足。
回過頭來看看,青商企業家們的擔心成了事實。“以往在每年年底我們都能夠接到足夠的訂單,至少能夠保證來年的第一季度公司的生產能夠正常;但是2008年年底我們接的訂單量就小很多了,基本上只能保證2009年開春第一個月的正常生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青商會會員這樣告訴記者。雖然現在該公司的情況也已經好轉很多,但回想起一年前公司的情況,這位會員仍然心有余悸。
同樣的情況在不少青商企業中都在發生著。雖然許金泰并沒有統計出自己公司從2008年第四季度開始到2009年第三季度結束這一段時間內產量下降幅度,但他仍然很肯定地告訴記者,下降的幅度絕對超過了1/3。“如果不是第四季度開始后陸陸續續接到幾筆比較大的訂單,估計今年公司上下都得喝西北風了。”雖然言語中帶了不少調侃的成分,但卻也道出了升泰機械在那一段時間中的艱辛。
擴充產能成共識
雖然過去的一年讓不少青商企業回想起來都有些后怕,但是他們并沒有就此沉淪下去。在過去的一年當中,或者是進行內部管理流程的再造,或者是更新機器設備,等待市場的好轉,青商企業主們依然很“忙碌”。
泉州迦南織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員工們正在新引進的機臺上忙碌地勞作著。去年,雖然同樣面臨著訂單下降的窘境,但該公司總經理許恩典卻依然在去年下半年大膽地引進了兩條全新的生產線。事實證明,當初許恩典的決定很明智。
“前一階段,公司接到的訂單量突然增多了起來。如果我們還是只有當初兩條線的生產能力的話,很多訂單最終都沒法接。如果只是一兩個訂單那還不要緊,但是如果因此而失去了客戶,就得不償失了?,F在看來,我當初的大膽還是獲得了不錯的效果。”坐在辦公室里面,許恩典不無得意地對記者說。
隨著經濟的復蘇,紡織市場的需求也重新旺盛了起來。事實上,在去年年底,不少青商企業都打了引進新設備、擴充產能的主意,而迦南織造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家。
冷靜對待市場好轉
雖然市場需求逐漸旺盛了起來,但是青商企業主們也不敢太樂觀。
“我們訂單多,但是同行的訂單也很多,這并不能說明我們就做得足夠好;只有當大家都在為訂單奔波而我們手頭上的訂單依然生產不完的時候,才能夠證明信泰已經獲得了客戶的認可,證明信泰的產品的確有獨到之處。等到那個時候,大張旗鼓進行產能擴張恐怕才是較為明智的。”福建信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金升如是說。
抱著這樣觀點的并不在少數,其中就包括了晉江市柏盛鞋材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智勇。雖然現在陳智勇同樣很頭疼訂單生產不完,但他暫時卻還沒有擴大公司規模的打算。“再看一階段吧,雖然現在訂單量是很多,但誰都不敢保證這種情況能夠持續多久。”陳智勇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