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回暖,福建鞋帽業工人缺口大
面對增加的訂單,福建省的企業正迎來長達5個月的招工“大戰”時期。
此前,隸屬于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福建省勞動就業中心統計測算,全省缺工約15萬人。而2010年1月18日,記者采訪后發現,今年春節后該省缺工人數超過20萬人已非懸念,因為僅制造業大市泉州就將達15.3萬人。
經濟回暖是主要原因。近期福建省發展研究中心有預估數據稱,2009年度該省GDP預計可至11%左右,達11560萬億元。
未來一段時間,數百家閩企浩浩蕩蕩開進中西部數省招工的場景又將展現。據悉,福建省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正采取多種積極措施,調節用工供需缺口。
三大原因致缺工15萬
“今年招聘壓力很大!”1月18日,福建東南汽車有限公司人力部經理胡先生對記者坦承,由于2009年銷售好轉,該公司2010年擬新招一線工人2000人,本月一線已缺工530多人。
同日,福建省勞動就業中心主任周平對記者表示,福建省目前缺工明顯,春節后將迎來用工高峰。
該中心在2009年11月25日的初步統計顯示,福建省缺工約15萬人。周平認為,目前全省缺工狀況尚無好轉跡象。“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
這份材料顯示,福建省主要經濟城市泉州和廈門各缺工5萬人;福州和漳州各缺工2萬人,缺工企業大多數集中在紡織、服裝、鞋帽、電子、樹脂(陶藝)工藝、餐飲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缺工以一線生產技術工為主,主要是鞋帽制作工、普通操作工、普通體力工、裁剪縫紉工、電子器件制造工喝紡織針織印染工。
其中,外向型企業占比最高的廈門市缺口數占需求數5萬人的三分之二。此前該市受金融危機影響訂單減少,大幅裁員,而去年第三季度經濟回暖訂單增加后,無法及時找到所需員工。
跡象顯示,目前福建省缺工數字有增無減。該中心去年第四季度材料顯示,全省求人倍率1.17,環比增長0.15,主要城市福州、廈門、泉州、漳州的求人倍率也均上升。
本月中旬,廈門市勞動保障局的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目前在該市人力資源網登記缺工的企業仍有558家,缺工數達兩三萬人。
而1月18日,泉州市勞動就業中心主任黃子宏對記者透露,截止2009年12月底,該市共缺工8萬多人。
“這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萬人。經濟回暖,缺工現象馬上就出現了。”黃子宏說,據該中心統計,在春節后的用工高峰期,泉州缺工最高將達15.3萬人。“也將同比增加約3萬。”
周平指出,導致福建省缺工的原因有三:經濟回暖、企業訂單增加;工資待遇低;中西部勞務輸出大省外出務工農民減少。
他分析說,目前福建仍有部分中小企業生產生活條件差,加班時間長,工資不按時發放,企業員工待遇低于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水平,甚至與中西部省份的一些企業相比也無優勢。
“農民工越來越難出來了,出來的也少有技術。”周評說,中西部勞務輸出大省近年來經濟快速發展,國家相繼出臺免征農業稅、種植補貼等惠農政策使農民收入大幅增加,外出務工農民明顯減少。
政府企業招工忙
福建省各級政府部門和企業一道,正在為彌補用工缺口努力。
周平表示,福建省勞動保障部門將今年定為“人力建設年”,在推進政府部門人員和就業人員素質提高的同時,針對企業對農民工技術培訓后流失的顧慮,將加大對企業培訓的補貼力度,還將推進就業環境進一步改善,提高企業員工的工資待遇,并健全省際勞務協作機制,積極引進外省勞動力。此外,還將完善用工信息檢測和收集措施。
1月6日,廈門市市長劉賜貴在企業用工現場會上指出,為保障企業用工,該市將在10個方面著力,其中包括:設立專項經費保障,幫助企業搭建招工平臺;繼續研究減免相關費用,減輕企業招工成本;引導企業確定合理的工資待遇,制定嚴格的工資保障制度,規范企業工資支付行為,按時足額發放,杜絕拖欠務工人員工資行為等。
而黃子宏則透露,從目前至2010年5月份,泉州市將組織轄區內約500家用工企業,集中約15萬個用工需求,前往與該市建立勞務合作關系的中西部包括貴州、四川、甘肅、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150多個城市招工,爭取輸入5萬人左右。
同時,泉州市包括11縣市區還將舉辦超百場招聘會,提供15萬個崗位,目標是招到3萬以上工人。
“主要是為創業2-7年的中小型制造企業服務。”黃子宏指出,該市的外向型企業多為規模以上企業,由于待遇良好,缺工并不嚴重,而品牌企業如安踏、九牧王、七匹狼等春節后到崗率一般即達95%以上,并不為招工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