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下的新機遇——鄭州掀起“褲”時尚
舉辦一系列的活動,體現了行業及地方政府對于鄭州女褲產業的高度重視,同時也更好地推動鄭州服裝產業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
“想不到二七區領導發展女褲產業的決心如此之大,行動如此之快,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就誕生了這樣一個具有創新的舉措。”在“鄭州二七杯”首屆中國女褲設計大賽新聞發布會上,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對“鄭州速度”感嘆不已。
據介紹,本次大賽是繼鄭州市二七區榮獲“中國女褲名城”,舉辦高規格的河南省承接紡織服裝產業轉移洽談會之后,又一次推動河南服裝業發展的盛舉。
危機下的鄭州機遇
近年來,資源的短缺和勞動力成本上升給沿海地區服裝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特別受去年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內服裝產業向中東部轉移趨勢明顯加快。
同時,經過了金融風暴的洗禮,我國服裝產業正處于企穩回升的關鍵時期。種種數據表明,行業復蘇跡象明顯,國內消費市場活躍。
這些給鄭州女褲產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宏觀環境。
另外,目前,我國單品女褲產業比較集中,集中分布在廣東、福建、河南三省,這三省的女褲產量占全國產量的近八成。作為產業轉移地的鄭州,近年來女褲產業的發展增速已經超過了廣東,并且涌現了一批知名女褲企業。
今年以來,河南省省委、省政府格外重視紡織服裝產業,將其作為民生產業和比較優勢產業,省委書記、省長實地視察和調查,省政府制訂和頒發產業調整發展規劃,投巨資舉辦承接紡織服裝產業轉移洽談會和高層論壇,鼎力促進紡織服裝產業調整結構,延長產業鏈條。
鄭州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服裝業的發展,把服裝產業作為全市重點發展的六大支柱產業之一,以規劃產業布局為先導,以建設產業園區為載體,以擴大產業開放為動力,以推動產業升級為重點,以培育產業品牌為支撐,有力推動了紡織服裝產業加快發展。
河南服裝業發展的外部環境越來越好。
為此,蔣衡杰會長指出,“在這樣一個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時期,鄭州要把握流行和產銷的趨勢,進一步扶持產業集群,繼續辦好有關的拓展工作,全面促進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當然,對于當前的機遇,鄭州市自然不會放過。
據鄭州市二七區人民政府區長王鵬介紹,近年來,鄭州市憑借較強的綜合經濟實力和服裝類消費市場需求旺盛的優勢,積極承接整個中東部地區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的任務,全面戰略性開展工作,取得了非常喜人的成績。
截止2008年底,鄭州市共有服裝生產企業2000多家,初具規模的有520多家,全市服裝擁有自主品牌50多個,從業人員達到30萬,年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出口創匯5250萬美元。其中,年產化纖女褲1.6億條,約占全國同類產品市場的半壁江山,鄭州女褲已成為全國化纖女褲的領頭羊。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