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會——中國休閑服裝時尚策源地
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簡稱海博會,英文縮寫為STCF)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臺灣紡拓會、臺灣針織工業同業公會、臺灣制衣工業同業公會、臺灣毛衣編織工業同業公會共同主辦,泉州市人民政府和石獅市人民政府具體承辦;福建省經濟貿易委員會、福建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福建省分會、福建省臺灣事務辦公室為成員單位;福建省服裝服飾協會、福建省紡織行業協會、福建省布料同業公會、福建省縫制機械行業協會、泉州市臺資企業協會、泉州市紡織服裝商會、石獅市紡織服裝同業公會、石獅市染整同業公會、石獅市布料同業公會、石獅市休閑褲業同業公會、石獅市服飾鞋帽輔料行業協會,上海華聯縫制設備公司、中國紡織報社、中國服飾報社、服裝時報社、《紡織信息周刊》雜志社作為協作單位。
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將于每年4月18日-21日在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福建石獅舉行。
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石獅位于臺灣海峽西岸,毗鄰臺港澳,有著獨特的地域優勢,是我國著名的紡織服裝產業的集散地和發源地。從1992年起石獅即連續舉辦了十幾場以服裝為主的商品博覽會,并于1995定位為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簡稱海博會)。由于博覽會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日益增強,1998年升格為福建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等參與主辦的專業經貿盛會。海博會作為全國性、國際化紡織服裝博覽盛會,以推動兩岸產業對接、促進海內外經貿交流為主要目的,以“相聚服裝名城、共拓兩岸市場”和“對臺、專業、休閑、時尚”為理念,以推動石獅乃至福建紡織服裝業發展為目標,不斷提高辦展檔次、擴大辦展規模,每屆都有新的面貌和內涵。
1999年海博會融進服裝名城服裝戰略研討會及兩岸三地設計名師作品展,從此海博會的文化內涵逐年升華,兩岸三地服裝設計作品時尚發布成為海博會的一大亮點,至今已有張肇達、胡雅絹、吳海燕、祁剛、施熙瑜、蔡麗玉等20多位中國大陸、香港和中國臺灣的著名時裝設計師,在海博會上發布作品。
2002年開始,海博會“兩岸”特色取得新的突破,臺灣紡拓會、針織公會、制衣公會、毛衣公會積極參與主辦海博會,齊心協力為辦好海博會出謀劃策。在2002年12月石獅市榮膺“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稱號后,2003年海博會首次融入“休閑”主題,同時舉辦休閑服裝博覽會。
開幕式上“中國休閑服裝名城”的揭牌儀式也啟動了石獅打造休閑服裝名城品牌的征程。面輔料首次在展會設分展區,有效地推動了紡織服裝產業上下游互動。
2005年的第八屆海博會在亞洲最大的服裝商業中心石獅服裝城舉辦,與石獅服裝城隆重開業同時進行,展會與市場融為一體,成為以石獅服裝板塊為核心的閩派服裝時尚演繹永不落幕的大舞臺。由于海博會的巨大影響力和知名度,2006年4月,海博會被授予十大“中國最具影響力紡織服裝展會”稱號。2008年12月,海博會被評為“改革開放30周年30個最受關注展會”。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