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外貿紡企出口轉內銷的利弊簡析
核心提示:雖然全球經濟正呈現出逐步好轉的趨勢,但主要經濟體國家消費需求和就業情況并沒有同步好轉,整體形勢仍不樂觀。
雖然全球經濟正呈現出逐步好轉的趨勢,但主要經濟體國家消費需求和就業情況并沒有同步好轉,整體形勢仍不樂觀。在國際市場需求持續疲軟的情況下外銷企業仍普遍面臨訂單緊缺和低價格擠壓利潤的壓力。
受利潤的驅使,一些外貿紡企對內銷市場的熱情越來越高漲。為引導外貿紡企作出正確抉擇,本文簡要分析一下外貿紡企轉做內銷市場的利弊:
利:2009年以來,國家的一攬子有效的經濟政策和計,使得我國國民經濟增長恢復較快,國內市場需求狀況遠遠好于國際需求,紡企掉頭轉向做內銷,不但可以消化庫存,還可以通過促銷等手段盡快實現資金回籠,加大企業的利潤度和資金周轉率,有利于企業長期發展。
通過這樣一個被迫轉向的機會,還可以拓展國內銷售渠道,增加企業和品牌的知名度,增加市場機會。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對于低迷的外貿紡企來說,可以說是一個“鳳凰涅”的好機會。13億人口的巨大內銷市場,是任何國家都不具備的客觀條件,外貿紡企分食這么一塊巨大的內銷市場蛋糕,機會可以說是無限的。
外銷企業做內銷時,在產品研發、采購方面具有較強的意識和能力;制造能力、成本與品質控制管理能力也是外銷型企業的強項,這些因素都是只做內銷企業的弱勢。
弊:在國家出口退稅、振興規劃等一系列利好政策影響下,紡織內銷穩步發展,給外貿紡企帶了機會。但外貿紡企轉內銷也存在眾多瓶頸。目前,國內市場受原料價格不斷攀升、電價上漲、用工費用逐步升高等因素影響,紡企的成本壓力逐漸顯現。拓展國內市場,需要花費一定的人力、物力、財力,對企業成本也是一個考驗。若沒有準確把握市場需求,資金運轉會受到嚴重制約,不利于企業的發展。仿冒產品對外貿紡企轉內銷也是一個瓶頸,仿冒的產品往往要比正規產品便宜許多,“李鬼”現象對紡織行業的“李逵”絕對是個打擊。
最為關鍵的是,市場和銷售是外銷企業內銷操作最為缺失的核心資源。
對內銷市場的了解和內銷消費者需求的把握及商業客戶合作條件和規則的控制是成功的難點。
商務部負責人表示,目前外貿轉內銷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交易方式、交易規則、交易渠道等。
外貿紡企在客觀判斷國內國際經濟發展趨勢走向的同時,要切實結合企業自身的客觀條件,再決定企業是否轉向做內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