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臺紡織服裝產業合作駛入“快車道”
海峽兩岸紡織服裝產學研合作研討會不久前在泉州舉行,這是泉州市首次舉辦該研討會。來自臺灣臺南科技大學、臺灣科技大學、逢甲大學、臺北文化大學與大陸東華大學、天津工業大學、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等高校、研究所的專家、學者就紡織面料研發、節能減排、服裝產業信息化等方面內容展開了廣泛探討。
記者獲悉,研討會上,臺南科技大學與泉州市生產力促進中心、石獅市海峽兩岸科技孵化基地正式簽署了產學研合作協議,這意味著臺灣與泉州紡織服裝產業合作開始邁向深入,也為紡織服裝產業升級轉型安上了“加速器”。
研討會期間,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就此指出,臺灣在紡織科技、產業發展、企業管理等方面比大陸起步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大陸方面尤其是泉州的紡織服裝產業,目前已經形成了完整產業鏈和龐大的產業集群,這也為泉州市承接臺灣紡織服裝產業轉移,實現產業升級轉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此次研討會的舉行,既是兩岸業界交流經驗的難得機會,也是一次良好的開端。”臺灣紡織行業學術領頭人、逢甲大學纖維與復合材料系主任鄭國彬教授認為,金融危機對兩岸纖維紡織業界的影響并不大,這主要得益于兩岸業界多年來合作發展的良好基礎,同時金融危機也造就了兩岸互助互援的契機。他期望,未來兩岸紡織行業能夠有更多的交流機會。
兩岸專家一致認為,以泉州為代表的沿海地區正在加快紡織服裝產業的升級和對外擴張,兩岸紡織服裝產業只有開展科技交流與合作,通過資源優勢互補,才能實現互利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