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是鞋企立身之本,把關質量刻不容緩
獲悉,據湖南省工商局近日公布的一份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測通報顯示,有13款名鞋上了“黑榜”,包括多個國內外知名品牌都榜上有名。據了解,這些鞋類產品最集中的問題是物理機械性能項目不過關,具體表現在主要是耐折性能不合格,其次是勾心抗彎剛度不合格。鞋底耐磨性能是考核鞋底材料耐磨程度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著鞋的穿著壽命;鋼勾心是連接后跟和前掌的大梁,是皮鞋(靴)的脊梁骨,是主要受力部件之一,穿著時平穩與否,在前掌面和跟面面積一定的條件下全靠勾心的作用。此兩項性能不合格的皮鞋容易出現鞋底斷裂、幫面開裂或底墻開膠等情況,影響鞋的穿著壽命,從而直接導致質量問題的出現,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切身利益,也破壞了企業品牌的社會聲譽。
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之間的較量逐漸升級,想要在逐鹿中原的局面下嶄露頭角,就需要依靠強勢的品牌來作為支撐力量,而質量則是打造品牌的基石。質量的好壞關系到品牌的建立,甚至是企業的生死存亡。對于失去了質量保證的企業而言,一切發展都是空談,消費者是企業的衣食父母,他們關心的企業是否能為自己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唯有把好質量關,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才能樹立起品牌的形象,使企業獲得目標市場的青睞,從而立足于市場。在經濟、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提高產品質量是商品市場發展的客觀要求,任何企業都應該深刻認識到提高產品質量的重要性。提高產品質量能夠加強企業競爭能力,是實現企業現代化管理發展的主導方向,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根源,代表著企業和品牌的形象,每個企業要有好的效益,就必須對產品有一定的質量標準與要求,否則即使出現微不足道的產品質量問題都可能成為企業走向衰敗的致命傷。
中國鞋類產品憑借著價格優勢在國內外市場上大受歡迎,即便如此,單純利用價格優勢來搶占市場,是無法實現鞋企長遠持續發展的。隨著經濟全球化、一體化,鞋業市場的競爭將愈演愈烈,面對這種形勢,鞋企若想要變得更加強大,就要不斷增強綜合競爭力,而在所有的市場競爭當中,產品質量無疑是關鍵的因素,因此鞋企唯有在產品質量上下足功夫,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才能最大程度獲得消費者滿意,提升品牌的價值和企業的實力,開拓更大的市場發展空間。
首先,鞋企需要摒棄落后的質量觀念,若不轉變這種陳舊的態度,那么這將直接影響到產品質量的提高。沒有質量作為基礎的產品,即使有熱情周到的服務、暢通的銷售渠道以及變化萬千的營銷推廣,對于消費者來說也是沒有吸引力的,而且也是一種對消費者極不負責任的行為。鞋企應該樹立起正確的質量觀念,把核心思想傳遞給企業的每一個員工,思想決定行動,行動養成習慣,讓所有員工都可以自覺地將這種觀念貫徹到每一個工作細節當中去,對產品的質量堅持精益求精,培養起專注于提高產品質量的企業態度,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其次,鞋企應該制定一套專業、標準、完整的產品生產制度體系,讓員工可以按照規定的生產流程操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同時,鞋企還要根據目標市場的喜好和需要,采用時尚的款式設計,引入先進的技術設備,從原材料采購、生產加工等各環節抓好質量,選取合格的原材料生產,用高標準規范制作工藝,全面提升產品的質量價值,而且要加強過程和現場的監督管理,充分發揮管理人才的作用,做好生產過程中質量控制和檢查的工作,對質量進行把關,及時發現整改,督促員工規范操作,在企業當中實施全面的質量管理。當然,員工的培訓工作也不容小覷,產品是由企業的員工共同生產的,因此員工的技術水平、思想素質及精神狀態都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因此,鞋企要培訓好員工,提升員工的知識技能,激勵員工發揮最佳的工作能力,有效地提升產品質量。
產品質量是企業的立身之本、利潤之源、品牌之魂,是企業需要長期堅持的重要策略。鞋企只有把質量放在第一位,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將質量觀念落實到企業的生產經營等各項工作中去,完善規章制度和監督體系,生產出質量卓越優質的產品,才能培養消費者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從而增加市場份額,擴大市場成長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