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全球金融風暴低潮,縫企要如何迎接景氣曙光
縫紉機企業經過了2008/2009年的低霾, 到了2009年的最后幾個月好象又有景氣回升的氣味.
至少聽到了不少同業工廠最近開始忙了. 2009年的最后三個月連續的買氣上升,說不定是一個較好景氣的來臨先兆,好好的再賺上幾年,有了錢才可以再改其它行業. 由于前一年業務量下降,辭退了不少生產單位的員工,現在有活作了,反而又是人手不足的缺工. 看著訂單擺在那里沒法出貨,實在有點可惜.在訂單數量方面來講,最近的狀況(2010年1月),是比 2009 年年初好一點,但是距離理想數量還差很多.國內縫紉機企業打了這末多年的價格戰,都是靠低廉的價格來爭取擴充銷售量, 一但訂單數量沒法和以前那末多,被客人殺得偏低的利潤率乘上較少的數量,總體的獲利不是很滿意,生存實在不容易.
國產品為何要賣這么便宜?
1.我們由國外的網站上可以看到,一臺包縫機車頭747型號的國外零售價格.
日本品牌是 1100.美元
臺灣品牌是 945美元,
而國內產品(非上市公司)零售價只要 525美元;
2.再看另外出口報價資料(只要登記一個電子郵件,發出尋價信即可獲得),
臺灣品牌的747包縫機出口FOB上海報車頭價 390美元,
國內上市公司可報出747包縫機車頭 190美元,
國內二線品牌廠可報價747包縫機 160美元,
還有國內眾多的羅絲刀工廠可報 747包縫機 130 美元.
3.國產包縫機能賺多少錢?
臺商747型號的包縫機約有 28%的毛利率, 大約每臺毛利USD109.
國內上市企業747型包縫幾約有 24%的毛利率 大約每臺毛利 USD46.
國內二線品牌廠747包縫機約有 15%的毛利率 大約每臺毛利 USD24
. 國內眾多的羅絲刀工廠747包縫機 12%的毛利率 大約每臺毛利 USD16.
同樣一臺機型,國內有很多廠家賺的利潤太少,碰上人民幣匯率上調,原物料上漲,再加上最近缺工而且工資必需上調,就會很快的被大環境淘汰出局.
盼望景氣回復,就是希望能再有賺錢機會.---用什么迎接景氣曙光?
在這2008-2009 兩年內,大家都在問景氣何時回復,景氣好了就是賺錢的機會到了.可是如果機會真的回來,這些國內品牌的同行真的能把握住機會嗎? 每臺包縫機就賺這么一點利潤能令人滿意嗎? 看看上面臺商品牌的747包縫機毛利金額, 國內品牌要賣 3-4倍的數量才會有臺商品牌1臺相同的利潤,這就是國內品牌縫紉機企業的現況. 商品之間有價格的差異本不足為奇,讓人不解的是這臺商品牌只是一般中階層段的產品,在市場上還只是達到價廉物美的水準, 而國內縫紉機企業的銷售價位比這“價廉物美”的價錢還要來個腰斬,用這種想法來從事工廠設備行業的精密包縫機制造,真是對精密機械行業的一個嘲諷. 景氣的購買訂單來了但數量不多,低價/低毛利品能賺到錢嗎?
兩個字“質量”. 就是每個零配件的質量.---用好的質量迎接景氣曙光.
國產的縫紉機單價賣不高,而且毛利率又非常低,雖然生產量已占全世界的第一位,但是產出多為低階產品.許多意見都會集中在研發,提高質量意識,等等. 當然重要結論應該就是兩個字“質量”.而縫紉機的質量不好就是每個零配件沒做好,組裝起來肯定不會好.臺商廠牌的包縫機是在寧波生產,一般管理人員都是由國內招募,生產作業人員都是吃浙江的米飯,這個寧波工廠員工的薪資比浙江其它的縫紉機企業稍高一點點. 也就是說在寧波制造縫紉機的人工成本和在浙江其它地區人工成本應該差不多.為什么在寧波它的生產成本是USD280美元( =USD390X72%), 而國內二線品牌廠只要USD136美元(=USD160X85%)?. 很簡單的答案是“二線品牌廠用了廉價且不合格的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