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鞋品牌漸成國際市場主流
1月末德國運動鞋企彪馬爆出計劃關閉三分之一的專賣店消息,引來眾多人的關注。國內運動鞋行業多年來形成的以耐克、阿迪達斯占據主流市場的格局,正在逐步瓦解,李寧、安踏、匹克、特步等一系列國內品牌正迅速崛起。對比國內外運動品牌2009年業績表現,不難發現中國運動鞋企正在悄然成為主流。
國外運動鞋企深陷收入下滑“泥沼”
盡管年報披露尚需時日,但從已經披露的三季報來看,各大知名運動鞋企的日子都不好過。根據財務報告,2009年三季度,耐克大中國區收入減少3%。而阿迪達斯之前公布的2009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其在以中國和日本為主的亞洲市場銷售額同比減少9%。
由于2009年的銷售業績連續出現大幅下降,耐克2009年關閉了在華唯一的自有工廠,而百麗、達芙妮等則正紛紛淡出國際運動服飾代理業務。
繼耐克和阿迪達斯銷量下滑之后,世界排名第三的運動鞋企彪馬在2009年第三季,營業額下降5.5%至6.73億歐元,盈利低于預期。也因銷量減少而計劃在全球關閉三分之一的專賣店,這也是近年來知名運動品牌最大規模的—次關店舉動。
事實上,進入2010年后,知名運動鞋企的高庫存問題依舊未見緩解,其中尤其以阿迪達斯為甚。為了緩解庫存壓力,從2009年起至今,部分阿迪達斯的經銷商開始了大規模降價,在北京部分商場,阿迪達斯打折幅度最低達到3折。不過,和阿迪達斯遮遮掩掩的打折促銷消化庫存相比,彪馬直接關店的行為更為震撼。
國內運動鞋企高歌猛進
在2009年上半年無論銷售收入還是凈利潤都出現突飛猛進的增長。據了解,李寧公司2009年上半年收入增長32.4%,達40.52億元;凈利潤增長41.6%,達4.73億元。就凈利潤而言,李寧公司2009年上半年首次超過了世界第二大體育用品商阿迪達斯。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公布的2009上半年中期財務報告顯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內的上半年,營業額實現了同比27.7%的增長,達到約28.2億元,毛利率增長2.6個百分點,達到41.5%。另外,凈利潤6.08億元,同比增長40.1%。
繼中國動向、李寧、安踏、特步和361°之后,匹克公司于2009年9月29日登陸香港資本市場,成為第六家在香港上市的體育用品企業。在2009年,運動鞋企匹克交出了一份持續增長的優異答卷。全年新增了1千家專賣店,增加了3000名工人,銷售業績增長了50%。
查看運動鞋企安踏2009年的財報,也很難看到金融危機沖擊的影響:2009年上半年安踏的營業額實現了同比27.7%的增長,達到約28.2億元人民幣,毛利率增長2.6個百分點達到41.5%。此外,安踏第三季零售折扣率為20%,與上半年水平持平。安踏在前三季向分銷商批發的鞋類產品銷量按年增長26.1%,服裝銷量按年增長19.6%。第三季鞋類產品銷量按年增長25.2%,服裝銷量按年增長12.9%。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