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打造世界無縫服裝之都
無縫服裝是義烏在“十一五”規劃的九大特色產業集群之一。義烏市工業園區管委會和蘇溪鎮黨委、政府乘勢而上,將園區打造成國內無縫服裝科技產業園,力爭到2012年建成具有產品先進、技術領先、信息廣泛、產品交易集中等特色的“世界無縫服裝之都”。
總量已占全球20%
無縫服裝行業是義烏的新興優勢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繁榮市場、接納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短短的10多年時間,無縫服裝已在義烏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集群,從單一束身美體無縫內衣發展成現在的無縫時裝、無縫運動裝、無縫家居服裝等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
截至去年12月底,義烏已有無縫織造企業100多家,約6000臺進口無縫織機,總量占全國約80%,占全球約25%,年產無縫內衣11000多萬套,短褲4.5億條,產值75億元,產品遠銷美國、德國、日本、歐盟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中國無縫針織服裝名城”的稱號。
義烏在無縫針織產業及原材料產業上已擁有各類高新技術企業6家,其中國家級5家,省級1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兩個,2005~2008年共承擔火炬計劃6項,其中國家重點新產品1項,省級紡織專項4項,獲得各類專利百余項;已獲得中國名牌1個,省名牌3個,地市名牌9個;中國馳名商標11個,省級著名商標6個,地市知名商標17個。
突破發展瓶頸
在發展過程中,義烏無縫服裝產業內部有些企業規模不大、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整個產業外貿依存度高、競爭無序等問題也比較突出。隨著國內外經濟形勢的發展,許多更深層次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如何轉變義烏無縫服裝產業增長模式,建立和完善無縫服裝公共服務平臺等已成為今后義烏無縫服裝產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為此,義烏市委、市政府及工業園區管委會、蘇溪鎮黨委政府對“中國無縫服裝科技產業園”建設早有行動。2008年,義烏工業園區管委會、蘇溪鎮黨委政府適時提出打造“全球無縫內衣生產制造基地”的方案,并向義烏市政府、省政府打報告。省政府對此方案非常重視,原則上同意園區建立無縫服裝生產基地,并批準了1000畝用地指標。
根據“中國無縫服裝科技產業園”發展規劃, 去年5月,義烏工業園區管委會專門成立了“中國無縫服裝科技產業園”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和出臺了建設“中國無縫服裝科技產業園”的政策和措施。在方案實施過程中,園區管委會攜手義烏市無縫織造行業協會針對無縫織造產業中的瓶頸問題進行探討,制定出一套符合義烏無縫織造行業發展實際的建設規劃,努力建立一條從原料、輔料到配套服務的產業鏈。
在產業鏈的建設中,義烏引進無縫服裝織造產業鏈上的原材料生產企業、服飾生產企業、后處理中心和包裝生產企業等,重點構建“無縫服裝研發-無縫服裝設備及零配件制造-紗、絲等原材料生產-無縫服裝織造-無縫服裝后整理加工-無縫服裝銷售平臺”的生態產業鏈。
除此之外,義烏還將加快對無縫服裝產業的公共技術服務平臺與人才交流中心的建設力度。在建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中,義烏著力從建立技術創新基金項與技術服務平臺等項目入手,推介企業產品,擴大企業間的技術交流,逐步讓義烏成為國際著名的無縫服裝信息、技術及產品的集中地。
與此同時,義烏還提出以人為本的人才強園戰略,以科技和人才為先導,努力培養一支高學歷、高素質的現代科研、生產、銷售、管理專業人才隊伍。義烏市無縫織造行業協會還計劃成立培訓中心,負責制訂培訓計劃、組織園區人員技術培訓、聯系專家學者來園區講學,直接培養企業所需的技術人員。同時,工業園區還將建立商務總部大樓,成立無縫服裝職業技術學校以及檢測中心等相應的配套方案措施。
據了解,中國無縫服裝科技產業園規劃面積為5平方公里,規劃期限為2010~2014年,爭取到2014年,實現科技產業園工業總產值500億元;培育年產值超100億元企業1家,超50億元企業3家,年產值超10億元企業10家,超億元企業50家;擁有上市公司3家,上市培育企業15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