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用工荒:招人更要留人
虎年,揣著新愿望返城——節后農民工返回長三角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20日,大年初七,虎年春節后首個工作日,上海、杭州等長三角城市的車站、碼頭人流如織。大批農民工懷揣著新的愿望,早早返城。來自招聘市場的信息顯示,今年的待遇好于去年,而農民工的"想法"也明顯多些。
"我想早日租個門面房開個店,自己做小老板。"來自安徽樅陽縣的農民工徐益軍說。20日,他從老家直接坐長途汽車返回江陰。跟父親輩靠體力在外打工不同,屬于"80后"的他"是靠技術吃飯的"。他在江陰干水電工已近5年,每年除去各類開銷后,能攢下兩萬多元--這比在安徽老家干好多了。兩年前,他的老婆在江陰生下了孩子。如今,這個小家庭租住在江陰城郊的房子里,"生活很方便,坐公交就可以到市區"。
幾年內,他所在的江陰城郊正經歷著快速城市化的進程,外來人口明顯增多,服務性消費十分紅火,這讓他對將來的水電維修生意充滿信心。
20日下午,西裝革履的顏明拉著拉桿箱走出上海火車站,走向出租車候車處。來自河南新鄉的他,是上海某房產中介的業務員。他說,并不介意被人叫做"農民工",但希望"將來能做白領"。
徐益軍、顏明是長三角農民工"新形象"的縮影。他們收入增多了,穿著體面了,有事業心甚至創業想法的人也多了。徐益軍說:"我現在回老家根本呆不住,回城里反而更習慣些。"
另有一些返回長三角的農民工則想在新年里試試運氣、換換工作。浙江臺州人趙心寧一早就趕到了杭州市外來勞動力市場。23歲的他說:"以前在老家做模具,又臟又累,一年賺的錢也只有三萬多元,年后想在杭州找份新工作。"
在上海、浙江等地的勞動力市場采訪獲悉,跟往年相比,今年農民工的就業形勢較好。杭州市就業管理服務局人力資源市場管理一處處長向明華說,他們市場19日就開業了,當天提供的服務業、工業等崗位數量近1萬個,前來應聘的人數約有500人,應聘者很受歡迎。
不少受困于"用工荒"的長三角企業今年對農民工的需求尤勝往年,一些企業在"招人"的同時還更加注意"留人"。
位于浙江紹興的大型紡織印染企業浙江天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今年向返廠的農民工公開承諾:"從3月1日起,員工食堂工作餐標準統一提高到5元;從2月1日起,員工凡進公司三個月試用期滿后,即給予辦理醫療保險;2010年逐步提升生產一線計件制員工的工資水平,人均收入提升幅度為15%左右。"在上海,勞動監察執法部門在加大清欠農民工工資的力度,讓農民工返鄉過年時沒有后顧之憂,年后返城時也能放心上崗。
上海市農民工聯席會議辦公室的一位負責人說:"預計正月十五之后將迎來農民工返城高峰期,屆時農民工就業市場將更加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