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 激情 在线-欧美 日产 国产动漫-欧美 亚洲 激情-欧美 亚洲 丝袜 清纯 中文-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资源-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

工業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節后用工荒 到底為啥這么慌

     從“用工慌”到“用工荒”,一年之內勞動力市場供求發生徹底逆轉。與往年不同,今年工人吃緊的不僅是珠三角、長三角,像安徽這樣的傳統勞務輸出地區也開始出現工人緊缺現象,“用工荒”似乎正成為全國性問題。

      ■“用工荒”到底荒在哪些行業、工種?

      ■“用工荒”出現的原因何在?

      ■這種大規模“用工荒”的出現對中國制造業而言又意味著什么?

      用工荒·摸底

      缺的到底是什么人?普工!

      廣州:缺普工技工,而非管理、文員

      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服務中心主任張寶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2010年廣州春節后用工缺口約15萬人,與往年基本持平。缺工主要集中在加工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其中缺工最嚴重的是加工制造業,因其用工需求量比重最大,占40%至45%,而傳統服務業主要集中在餐飲、住宿業。

      張寶穎說,珠三角的“用工荒”主要屬于結構性缺工,企業招工呈現“兩頭重、中間輕”的“啞鈴形”,即對技工、普工的需求量較大,而對于處于中間的管理類、文員類等需求量不大。這種結構性缺工也影響到缺工的區域性分布,以廣州為例,加工制造業比較集中的番禺區、白云區、增城市缺工較多,而商貿比較集中的市中心缺工不突出。

      深圳:普工尤其難招

      記者22日從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深圳今年年初的用工缺口預計達80余萬,其中普工“招工難”尤為明顯。

      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處處長宋獻華告訴記者,春節前,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已經對705家企業節后兩個月的用工需求、工種、數量、技能要求和工資待遇等進行抽樣調查。調查發現,90%的企業在節后兩個月內有招工需求。其中80%的企業在一個月內急需用人,45%的企業迫切需要在半個月內補充新員工。從行業來看,用工需求最大的是制造業,占到了60%,其次是服務業。

      福建:最缺鞋帽制作工

      記者從福建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了解到,福建省對熟練工的需求缺口較大,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位居行業用工量前三位。需大于求的職業排前5位的分別是:鞋帽制作工缺口10745人、普工缺口6955人、紡織針織印染工缺口6736人、力工缺口4457人、裁剪縫紉工缺口3802人。另外,電子器件裝配工、推銷展銷人員、促銷員、電子器件制造工、糧油食品飲料生產工等也很緊缺。(綜合新華社)

      鏡頭

      介紹一個新員工 獎勵600

      在長三角和珠三角,不少企業紛紛上調工資,調低學歷、年齡等限制,以解決用工緊張的問題。

      “原來招人還要問問文化程度、身高、年齡,還要經過考試,一車拉來四五十個人,最后能留下一半人就不錯了。現在只要有身份證,不是傷殘的都可以。”深圳龍躍線路板廠負責人表示,“就這,還招不來人呢。”

      “用工荒”迫使不少企業都提高了薪酬標準,增設績效獎金、發放夜班津貼等。比如步步高電子廠計劃從3月1日起將770元底薪增加230元,也就是底薪調至1000元/月。中山市一些商會紛紛商議,將企業最低工資標準上調30%。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明確表示,今年深圳將上調最低工資標準。溫州企業用工需求也大幅增加,多數工種的月平均工資達到了1400元,較去年增加了一二百元。

      還有一些企業瞄準“老鄉帶老鄉”,對介紹入職進行獎勵。在東莞匯安的招聘會上,有一家電子企業招聘廣告上寫著“現場招聘女性作業員,介紹入職獎勵600元”,可見普工的緊俏。此外,深圳光明新區甚至有企業在廠房上高掛巨幅標語,給出介紹一個熟練工獎勵500元的承諾,旁邊的企業見勢不好立刻開出獎勵600元。而代工大王富士康采取內部員工推薦獎勵制度,即員工推薦老鄉有獎勵,包括報銷到深圳的路費及獎金200元。

      (中國證券報)

      用工荒·原因

      新生代求發展 不愿做普工

      新生代農民工不愿做普工

      “工資再高,我也不會做普工。”不少80后、90后的新生代農民工這樣說。偉創力電源(深圳)有限公司人事招聘部門的吳小姐表示,新生代農民工更注重生活品質、自由度、發展機會等,大都不愿意做流水線上的普工。況且與第一代農民工相比,他們大多接受了較好的教育,養家糊口的壓力也遠沒有父輩大,擇業觀發生了很大變化。

      來自江西贛州的小張在東莞打工兩年,過完年后她決定留在家鄉就業。在她老家,一些從沿海轉移過去的服裝、電子等企業開出的工資都在1000元以上。而在東莞,大部分企業普工的底薪從2008年4月開始就只有每月770元,只能憑加班多賺點錢,相對珠三角高昂的支出,這些錢僅夠維持基本的生活。

      有專家指出,部分企業不能適應新生代農民工不斷變化的就業訴求,是導致招工難的主要原因之一,80后、90后已構成外出農民工的主體,包食宿、加班帶來的有限工資已經很難吸引他們。“現在是誰的企業待遇好,工資高,環境好,才能搶到人。”全國人大代表、常年做勞務輸出工作的“農民工大王”張全收如是認為。

      而據有著“中國打工第一鎮”之稱的金堂縣竹篙鎮勞動保障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該鎮有近300人選擇留在老家,他們選擇自主創業或者在本地就業。

      渴望能在就近城市成家立業

      “農民工實際是城市化進程中人口流動的一個板塊,這個板塊的形成存在階段性的特征。”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金巖石昨日對記者表示。

      金巖石認為,第一階段是,農民工流向大城市,賺錢后再返鄉。這個時候,農民工外出,目的就是為了賺錢。但是,由于大城市生活成本、競爭壓力都遠遠大于大于一些二三線城市,所以農民工流向開始呈現第二階段,從外出打工變為去就近的城市打工,就近遷徙,這個時候,農民工打工不僅僅是為賺錢,還有在城市成家立業的念頭。農民工流動的終極階段就是流動終止,這個時候,一個國家城市化進程也基本完成。因此,農民工流動狀態和城市化進程休戚相關,形成一條遠赴外地打工———就近打工安家立業——— 農民工流動現象消失的曲線。

      金巖石解釋說,目前東莞、深圳等城市出現的招工難現象,就反映出農民工流動呈現的第二階段。很多原本“孔雀東南飛”的農民工愿意就近選擇一些二三線城市尋發展。而目前農民工流動之所以出現第二階段特征,主要是因為產業升級造成。一方面,城市工業化升級,很多成熟的城市需要高端勞動力,是有技術含量的農民工,而不是一般的農民工;此外,伴隨著第三產業的發展和國家經濟結構的調整,農民工在就近的城市也能找到升級需求帶來的工作機會,加上就近城市的生活成本、流動成本都更低,因而更受農民工青睞。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