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調查:縮減成本壓力 外資企業或以自動化取代人工
大量受金融危機沖擊而被裁員的普工正在回流東莞,訂單經濟生命的抬頭,與東莞政府希望加速轉型的理想似乎背道而馳。
東莞當下需求旺盛的是普工市場,而不是加工貿易企業完成轉型升級所急需的大量技術工人。
加薪招工潮,被外界寄予了通過市場自然淘汰產業鏈低端企業,并終結廉價勞動力紅利時代的美好期望,渴望從普工市場走向高素質技工市場需求。
在這個特殊時期,東莞市委向廣東省委提交《出“十招”防止傳統模式復歸》意見傳達出繼續推進轉型升級的政策信號,再度表露了東莞努力成為環保型、內銷型、高科技產業的主政思路。
然而,在擁有海外訂單的情況下,加工貿易企業正在通過使用機器代替工人應對“缺工”,并醞釀提高訂單金額,以轉嫁招工加薪壓力,同時,利用金融危機后國家調高的出口退稅政策增加資金和低廠房租金的利好形勢,也讓訂單經濟走向轉型升級的時間再度延長。
在一場缺工潮中,擁有訂單的加工貿易企業將與東莞政府加速轉型升級的理想展開博弈——
措施
生產線智能化
企業:少數企業的加薪幅度最高達50%,由此,外資企業計劃以高技術自動化設備取代人工,以縮減成本壓力
政府:今年將用好10億元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專項資金,鼓勵企業引進先進設備,加快傳統技術改造
“效率提高了20%左右。”徐福記國際集團東莞徐記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賀光華說,企業智能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緩解“缺工”。
“缺工現象嚴重影響了珠三角企業經營。”香港駐粵辦主任鄭偉源說,挽留農民工成為目前在粵港企的頭等大事。企業為了趕訂單,大幅加薪以吸引員工,近期普遍加薪幅度在20%至30%之間,少數企業的加薪幅度甚至高達50%以上。“長此以往將不堪重負。”外資企業的老板憂心忡忡。他們正在計劃以高技術自動化設備取代人工,縮減成本壓力。
“從持續性來看,機器更穩定,而超負荷運轉不用考慮加班時限和社保等問題。”興中實業投資總經理麥其先說,企業遷移不現實,購買機器已經成為整個珠三角企業應對用工荒的主要措施之一。
其實,早在金融危機之后,東莞不少勞動密集型企業就在增加機器設備裁員減少崗位。東莞市南森工藝禮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沈暉說,2008年,他把傳統流水生產線改成先進的“CELL-LINE”,“過去流水線上6.5個小時才完成的產品,現在只要1.5小時即可完成。”沈暉說,廠里1400人干的活,現在900人就完成了,一條生產線就節約了將近500人成本。
在沈暉看來,這一次的“缺工”導致機器替代人工的來勢更猛——在2008年正式開始實施新《勞動合同法》之前,很多企業在做企業財務預算時,又在機器和勞動力成本上進行了詳細核算。
東莞市中小企業局副局長陳杞渭說,每年政府都會安排一定的資金幫助扶持企業更新設備。為解決用工荒難題,東莞市政府今年將用好10億元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專項資金,鼓勵企業引進先進設備,加快傳統技術改造。
提價轉嫁成本
企業:提早調薪讓員工回流了90%,為轉嫁成本,已有供應商要求上漲產品價格
村委會:雖然訂單增多,但是租金還是維持在金融危機后幫助企業的水平,這個價格比金融危機前降低了一倍
葉春榮從1月份就開始調薪的舉措奏效了,員工回流了90%。但工資上調讓企業壓力倍增,他任職董事長的連接線材廠岳豐已考慮向上調高產品報價3%。
據臺灣一家媒體報道,全球最大電源供應器廠臺達電子表示,大陸工廠缺工讓大家的成本都上揚,未來價格的調整將是環環相扣,證實已經有供應商要求漲價,臺達電子也考慮評估提高價格轉嫁成本。
業者分析,東莞作為世界工廠生產廉價產品將因缺工潮結束。全球知名IT雜志《PC-Magazine》昨日就發出警示,稱中國勞工短缺形勢不妙,可能會影響到液晶顯示器以及影響到其他依賴中國制造的產品價格。
經過30年培育,東莞在某些領域成為具有壟斷地位的生產商。雖處于全球價值鏈底端,但擁有全球罕見的市場占有率,世界上10雙鞋子,就有一雙是東莞制造。這種影響力給了東莞企業要求上游控制品牌的公司提高訂單金額的空間。
東莞一家電子業總經理表示,缺工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且越演越烈,業者競相加價搶人,造成生產成本上揚,今年起,公司已跟訂單客戶溝通,必須調整價格反應成本,客戶同意漲價10%。
“還是6元錢。”厚街涌口村委會一位負責招租的聯系人說,現在雖然訂單增多,但是租金還是維持在金融危機后幫助企業的水平,這個價格比金融危機前降低了一倍,工廠正在東莞廠房租金觸底位置的利好時候。他說,往年一個二手房東靠廠房租賃,一年平均能做6萬元左右的傭金,現在只能打對折,要恢復原來的價位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借出口退稅獲利
企業:東莞制鞋企業享有15%的出口退稅,只要有訂單,鞋企在利潤全無的情況下,仍可通過出口退稅政策獲利
政策:從2009年4月1日起,國家提高了3000多種產品的出口退稅率
同時,加工貿易企業正在利用金融危機之后國家多次調高的出口退稅政策。
從2009年4月1日起,國家提高了3000多種產品的出口退稅率。部分紡織品、服裝的出口退稅率更提高至16%,接近于出口零稅率。
東莞制鞋企業享有15%的出口退稅,只要有訂單,鞋企在利潤全無的情況下,仍可通過出口退稅政策獲利。“具體的數字上看,每提高1%出口退稅率,將給企業增加700萬元的利潤。”大朗一家紡織企業高層表示,因為招工加薪的壓力正在把以前為了訂單留給客戶的出口退稅政策用上。
“從持續性來看,機器更穩定,而超負荷運轉不用考慮加班時限和社保等問題。”興中實業投資總經理麥其先說。
“具體的數字上看,每提高1%出口退稅率,將給企業增加700萬元利潤。”大朗一家紡織企業某高層說。
“過去流水線上6.5個小時完成的產品,現在只要1.5小時即可完成。”東莞市南森工藝禮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沈暉稱,生產線智能化后,廠里1400人干的活,現在900人就完成了。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