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生產領域同質化大有魚死網破之勢令人擔憂
“哪家企業市場敏感度比較好,哪款產品發貨比較多,都會引起同行的刺探,得到相關情報后,立即組織打樣、生產,一兩天內,全面參與同質化競爭,降價、降價、再降價,直到這個款式利潤被榨干,市場被做死為止。然后抓住一個新款式繼續重復這樣的輪回。”這就是中國服裝業同質化現象的一個貼切的描述,服裝企業為了異己私利大有拼個魚死網破之勢。
中國服裝產業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雖然從數量和質量上有了很大提高,但仍處于世界服裝產業鏈底端。在我國絕大多數服裝企業都從制造業起家,往往缺乏商業想象力。
同質化導致多數大、中、小服裝企業集中在加工領域競爭。根據浙江省服裝行業協會調查,很多中小企業受品牌知名度不高、開工不足和服裝價格走低等因素的影響,效益遠不如大型企業。“如果所有的企業都擠在制造領域,最終的結果將是部分中小企業倒閉,而實力不強的大企業淪為國際品牌的加工廠。
目前,服裝界已經出現了多品牌運營、虛擬經營等創新模式,這些企業也都取得了較好的業績。服裝企業可以利用目前國內零售業變革的機遇,采用以大帶小、團隊進入的方式,建立以商業為核心的產銷一體化經營模式,降低交易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