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江制鞋企業致力于產業轉型升級
泉州的晉江、石獅、南安、惠安、泉港采訪,有一個共同的感覺,這幾個地區都處于泉州的沿海經濟帶,有著強大的產業支撐。面對國際金融危機,他們通過創新驅動、項目帶動、做強產業鏈、發展循環經濟等手段,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加速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
晉江是制造業強市,擁有紡織服裝、制鞋、陶瓷石材、食品、輕工玩具等五大傳統產業和車輛機械、精細化工、生物制藥、紙制品、新型材料業等新興產業。2009年,晉江市經濟總量居福建省縣級市首位,其中工業總產值1724.48億元,同比增長14.1%;其中規模工業產值1514.1億元,同比增長15.4%。
“必須以結構調整為主線,推進傳統產業品牌化、自主化,新興產業規模化、集群化,不斷提高制造業的綜合競爭力。”泉州市委常委、晉江市委書記楊益民強調晉江產業結構調整的緊迫性。
為了實現區域性產業的整體轉型提升,晉江市委、市政府出臺了多項鼓勵企業開展自主創新的政策,引導企業加大研發專項投入,拓展“兩頭在內、中間在外”的啞鈴型經營模式,提升企業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和社會研發投入的比重。
正致力于產業轉型升級的晉江制鞋企業,通過降低生產能耗,壓縮生產成本,根據市場變化,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力度,對產品進行個性開發。目前在晉江,像安踏、喬丹、361度等大的自主品牌企業都將企業的創新和品牌影響力緊緊結合在一起,運用高科技,提升產品附加值。晉江現有近300家企業建立了產品研發機構,40多家企業及其研發機構被確定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近年來,在每年一屆的中國(晉江)鞋業博覽會上,作為展示制鞋業最新科研成果的科技成果館成為展會的一大亮點。2009年4月19日舉辦的第十一屆鞋博會更是將科技成果館細分為企業科技優惠政策及扶持措施展示區、鞋業科技成果展示區和鞋業科技創新產品展示區,充分展示高校、科研院所最新科研成果和晉江鞋業企業的科技創新產品,凸顯科技創新在制鞋業發展中的引領帶動作用。
晉江市還通過構建“技術、載體、資本、合作”四大技術創新公共平臺,著力推動出口加工區、包裝印刷產業基地、體育產業基地、裝備制造業基地發展,把各方優勢資源集聚起來,形成鼓勵企業創新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