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造造就中國未來
低成本、低價格曾經是中國制造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所在。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低價格的生產要素環境中隨時都有新的角色產生,中國的這一優勢不可能成為一勞永逸的“殺手锏”。如今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央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國家戰略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中國的制造業也正在經歷一次重要的轉型,實現技術和品牌的提升,以完成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跨越。
在全世界經濟還沒有完全恢復的時候,中國企業應率先到全世界去創造價值,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
中國創造,最基本的一步是要在科技發展上有所創新,加快技術研發速度,加大自主創新的投入。溫家寶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中提出,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網絡和高端制造產業。
除了科技上的發展創新,中國創造也應借鑒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蘊。
2008年北京奧運會精彩的開幕式已經做了非常好的詮釋,使得中國傳統文化,如:京劇、山水畫、缶樂、功夫等民間絕技,成為中國面孔的標志被國際社會所認可。國際媒體、出版、時尚界開始大量充斥中國元素,中國風刮遍了全世界。中國通過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宣揚了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使得文化大國的地位深入人心,相關產業從中獲益巨大。
移動互聯網也將是“中國創造”的發展動力,諾基亞全球副總裁兼諾基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鄧元鋆先生在在諾基亞、搜狐、土豆網打造主題為“互聯應用 中國創造”的消費者活動現場表示,“中國創造”,其中一個可以支撐其發展最大的動力,是在互聯網,具體講的是移動互聯網。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的市場,去年年底的用戶達3.84億。,現在移動互聯,就是說用手機來上網的用戶已經到了2.33億,而且它的增長率比傳統網民要快,而且擁有幾千萬個用戶只是用手機上網不用電腦上網。這些都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原創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