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服裝業回暖,沿海城市招工難
剛剛從浙江杭州考察回來的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來不及喘口氣就奔赴北京新聞大廈參加了3月18日下午召開的2010年中國服裝服飾博覽會新聞發布會(CHIC)。因為是經濟復蘇之后首次舉辦博覽會,行業的期待很大。但蔣衡杰感慨了自己親眼見到的蘇浙沿海城市“招工難”的困境。
復蘇
記者從博覽會主辦方獲悉,早在2009年10月展位早已銷售一空,參展企業一地難求,預登記參展觀眾將超過10萬到場進行商貿活動。目前已經有23個國家和地區的900多家服裝品牌報名參展。
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陳大鵬說,去年表演館設在展館里,而今年展館里除了擠得滿滿的展位外已經沒有了多余的位置。
中國國際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展覽部總監孫宏偉表示,很多海外知名服裝企業對于進入中國市場不免“心有余悸”,因為中國仿制真品太快了,而這次2010年博覽會也將力促中國企業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達成共識。
招工難
會上,蔣衡杰描述了自己剛剛在浙江親眼見到的“招工難”。他說,現在杭州的服裝企業老板已經將工人的工資開到了3000元,再也不是當年的500-800元,甚至1500元也已經沒有人干。更有意思的是,現在的打工者有很多都是80、90后的孩子,他們來找工作,首先就問“宿舍有沒有空調,有沒有網線和熱水器?”,他們更不愿意加班。
蔣衡杰說,其實很多私企老板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對待新一代的打工者再也不能像老一輩打工者一樣。年底放假前,老板們就跟工人說,“你們過完年早點回來,把家里愿意出來的親朋好友也帶來,給你們薪水漲10%—20%。”蔣衡杰補充說,其實這是因為出口回暖之后老板們的訂單大幅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