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界》年度觀察之四:轉移,與成本的一次賽跑
《服裝界》年度觀察之四
轉移能跑過成本嗎
春節放假,王飛踏上列車,從東莞返回湖南老家。
這次回家老板提前支付了1000塊錢,并承諾:“節后每帶回一個人,再發獎金200元。”
而他返回東莞時,只帶回一個人。
“內地建筑業月收入穩過2000元,而在東莞一月只有1400元左右。”王飛說。
這對企業來說,是個不小的麻煩。
“訂單最多的企業已經排到2010年5月份,但超過一半企業缺工。”東莞市紡織服裝行業協會會長陳耀華說。
而即使有了工人,工資也在提高。
“現在勞動力工資上漲很快,工資在年初還是1100元,現在上升到1500元到1800元左右。”溫州市紡織品商會會長梅忠說。
的確,勞工力成本越來越高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其實,成本的上漲,不僅僅是工資。
自進入2007年下半年以來,諸多因素導致生產成本增加。
“特別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很大,”廣西北海利博盛安全用品有限公司蔡文嵐說,他們生產手套用的豬、羊和牛等動物的皮價,在過去兩年里,漲幅達到了30-40%。
與此類似,人民幣持續升值也讓不少外貿企業雪上加霜。
成本高了,價格卻漲不上去。
于是,很多企業開始挖潛增效。
在即發,大力推行清潔生產,確定節約挖潛指標,實現污染防治從“末端治理”向“源頭預防”轉變。
同時,積極推行精益生產,最大限度提高材料利用率等活動。
據介紹,去年通過內部挖潛,即發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1500多萬元。
同樣,奧康也成立了“成本處”,專門尋找生產過程中的浪費現象。
目前,成本處已分別對皮料、線、膠水和輔材的用量制訂了四大標準。如鞋底刷膠,工人因刷膠方式不同,平均每雙鞋用膠量30克,標準化操作后,刷膠量節省幅度超過20%。
再比如生產鞋幫時,剪掉7毫米里皮,這樣不僅便于黏合,每雙鞋還能節省成本0.35元;
除了管理挖潛,采購環節也成為奧康降低成本的努力方向。為降低成本,做到了快速反應,什么時候需要原材料,配套供應商便第一時間送到。
通過流程改造,可以降低資金積壓成本,還能提高營運資金周轉速度,這對于粗放管理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同時,員工平均工作效率提高了5%,原來需要15天生產的一批訂單,現在只要5天,一年下來,每年可以節省的生產成本超過1000萬元。
就連差旅費,去年也節省了6000多萬元,“原來出差會臨時訂機票,現在一般都提前7天。”
除了在生產上降低成本外,廈門服裝企業紛紛對企業網站進行了升級,還有不少企業到淘寶網等開網店。
“開一家傳統連鎖專賣店,至少需要每年50萬元的投入,而要想達到同樣的銷售額,通過電子商務的渠道只需不到一半的成本。”有企業說。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