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后挖走原單位技術團隊爭搶市場 "IT精英"獲刑
據《今日早報》報道 33歲就擔任一家科技公司的董事長,杭州男子琚某原本前途無量,就在他想大展身手時,卻因侵犯原單位商業機密,被濱江區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1年。和琚某一同被判刑的,還有琚某新成立公司的總經理戴某及軟件部經理程某。
濱江區檢察院昨日披露了這起案件。
掙外塊IT精英誤入歧途
33歲的琚某精通計算機和軟件開發,進入杭州華祥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華祥公司)擔任研發部項目經理之前,琚某有過多家大公司計算機軟件及通訊產品核心技術研發工作經歷。
2007年上半年,琚某在華祥公司任職時,與戴某相識。戴某看好紡織機生產控制設備市場,苦于手下沒有技術人才,即使曾買來電腦繡花機和電腦橫機研究,但一直開發不出控制系統。琚某表示可以幫忙設計,并提出相關的設計要求和開發費用。
琚某還說服所在項目組的程某等人,背著公司偷偷地為戴某搞設計和調試, 2007年10月,他們終于為戴某開發出電腦橫機控制系統,并由戴某進行生產、銷售。在銷售過程中出現問題,琚某還自己或派人去指導和調試。
琚某事后交代說,在兼職這段時間,他從戴某那里拿了開發費和提成費有六七十萬元。
另立門戶挖老東家墻角
到了2008年5月,琚某與戴某聯合成立杭州羅盤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羅盤公司),琚某占40%股份、包括30%的技術股。琚某認為,他研發的新技術,去掉了華祥公司源程序的影子。此后,包括程某在內原來華祥公司的幾個技術骨干,也跳槽到了羅盤公司。
紹興某公司曾經是華祥公司的大客戶,羅盤公司成立后,通過價格優惠手段,一下子就擠掉了華祥公司,并拿到了1000臺橫機控制系統的訂單。
涉嫌侵犯商業機密身陷囹圄
其實早在2007年10月,華祥公司發現市場上發現同類產品,就懷疑公司的核心技術機密被人竊取。
琚某從華祥公司辭職后幾個月,通過對客戶的追訪,華祥公司得知市場上的同類產品是由琚某所在羅盤公司銷售的。
調查還發現,公司的商業機密可能早就被琚某竊取。華祥公司于是向警方報案,去年3月18日琚某和戴某被刑事拘留。
琚某承認,2006年下半年左右,他曾偷偷從公司服務器上將公司電腦橫機控制系統的主控源程序,下載到公司配給他的筆記本電腦上,在離開華祥公司后,又將源程序拷貝到個人電腦上,后面的技術研發都是在華祥公司核心技術基礎上改進而來。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在原有技術上創新,沒想到這會陷入犯罪。”琚某被抓獲后這樣說。
在不公開審理這起案件后,濱江區法院對這起案件作出一審判決。琚某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5萬元;戴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1個月,并處罰金3萬元;程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0個月,緩刑一年,并處罰金2萬元。此外,法院還判令琚某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杭州華祥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117.5萬元;戴某賠償70.5萬元;程某賠償4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