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銷挖掘戰:服裝產業進退之間的追尋
內銷市場,還有多大的機會
機會來了。
2009年初,“天津麥購”拉開了“溫州名購”序幕,14家服裝企業入駐。
緊接著,“溫州名購·家居生活館”落戶平陽縣鰲江鎮江濱商業廣場,500平方米的店鋪進駐品牌20多家。
……
2009年2月,法派老板彭星與奧奔妮服飾的鄭晨愛、伸迪服飾的金獻忠、婉甸服飾的蔣海、泰馬鞋業的廖衛軍、泰力實業的鄭祥波等人碰頭,決定放手一搏——打造優衣派。
根據計劃,5年內,優衣派開設1000家形象店,銷售額超100億元人民幣,再用5年實現上市計劃。
“這是強強聯合,以大帶小的突圍計劃。”鄭晨愛說。
9月9日,第一家“優衣派”旗艦店在溫州試營業。“從我們試營業的情況來看,市場反響不錯。”優衣派服飾控股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
11月27日,分布在杭州、寧波、溫州、嘉興、紹興、長春、鎮江、無錫、蘇州等地的30家“優衣派”連鎖店開業。
同時,“優衣派”網絡旗艦店上線。
而按照規劃,將吸納100多家本地優秀生產制造企業作為產品聯盟協作企業。這些制造企業的生產訂單,將直接進入國內市場。
實際上,更多企業開始在2009年進軍國內市場。
“我們原來內外銷的比重為5∶5,現在變成了6∶4,”正在忙著招聘的東莞民生紡織公司人事主管劉太葆說。
以出口為主的民生紡織公司,目前出貨量只有以前四分之一,而在轉入內銷后,訂單開始增加。
“我們在2008年已預計到次貸危機將對美國產生影響,于是我們逐漸將出口轉向歐洲。”夢娜襪業老總宗谷音說。
后來,金融危機又波及到歐洲,他又決定更多開拓國內市場。
同樣,紳士目前20%的外貿業務已基本停了下來,正全力以赴拓展內銷市場。
“今后公司將重點生產鄂爾多斯品牌的產品,專注國內市場,大幅減少外單生產。”鄂絨公司針織一廠廠長辛曉燕說。
之所以進行這樣的改變,是因為“雖然鄂爾多斯出口羊絨衫占比50%左右,但大部分為貼牌出口,毛利率低至10%,遠遠低于內銷毛利率。”興業證券分析人士王強說。
顯然,內銷企業的好日子,成了他們羨慕的對象。
比如,斯爾麗國內市場需求很大,“我們有很多生產計劃。”該企業副總李東升說。
再比如,2009年2月16日,伊藤忠商社受讓杉杉集團28%股權。除了杉杉以此“走出去”外,伊藤忠試圖加重在華布局。
“中國市場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蛋糕,我們不能舍近求遠,舍大取小。”看重中國這個潛在的巨大消費市場后,很多企業都把外銷轉為內銷。
7月28日,20多輛大客車魚貫駛入義烏國際商貿城二期市場。
來自南通的1000余戶采購商,為即將在南通開業的尚美家國際小商品城新店尋找供貨商。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