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人民幣升值重傷出口與就業
最近,人民幣匯率問題再度被推上風口浪尖,逼迫人民幣升值的呼聲目前在美國甚囂塵上。我國政府堅持認為,人民幣匯率必須保持穩定,并呼吁世界上所有負責任的國家,所有有良知的企業家,都不要打貿易戰和貨幣戰。
美國為何如此關心“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升值,到底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的哪些方面?
人民幣升值,關乎國計民生,關乎2010年經濟的方方面面,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維持匯率穩定,對中國乃至世界都至關重要。
出口與就業最“受傷”
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提出,中國經濟雖然出現企穩回升,但是許多企業的經營狀況還沒有根本好轉,它們主要靠政策的支撐,因此必須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人民幣匯率能否維持穩定,對外貿的恢復至關重要。而勞動密集型出口產品由于利潤率較低,對匯率波動尤為敏感。”中南財經大學金融學教授劉惠好說道:“據了解,目前國際市場仍處于低迷狀態,并沒有明顯改善;出口企業去年經歷了較為漫長的‘寒冬’,現在還在恢復過程中。目前如果人民幣驟然升值,將對中國出口帶來嚴重影響,還可能導致大量中小外貿企業倒閉,帶來嚴重的失業問題。”
據專家粗略估算,人民幣每升值1個百分點,行業的凈利潤率就將直接下降1個百分點,而當前這些行業的平均凈利潤水平僅僅在3%-5%。“當前,紡織服裝行業的平均凈利潤水平大致在3%-4%,稍好一些的企業利潤率在5%-6%,如果人民幣升值的幅度達到5個百分點,就意味著規模以上企業300億元的純利潤損失,超過企業能承受的極限。”專家說。
政府顯然也注意到這個問題。據消息人士透露,商務部、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對勞動密集型行業進行壓力測試,希望弄清人民幣匯率的變動會對紡織服裝、制鞋、玩具等行業造成何種影響。
事實上,人民幣升值對出口企業和境外直接投資的影響,最終將體現在就業上。因為我國出口產品的大部分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受阻,利潤下降,必然會加大就業壓力。失業率上升,很可能引發系列的經濟、社會和政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