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服裝品牌的方向
編者按 2009年中國經濟率先突破危機,為世界展現了中國經濟發展的巨大能量,也昭示著中國服裝行業迎來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機遇。在當前形勢下,其最緊迫的事情是需要重新思考中國服裝品牌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和價值。為此,在近日召開的“如意·2010中國服裝論壇”上,專家們以 “尋找服裝品牌的方向”為主題,對中國服裝品牌的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本期觀點新聞拾英掇華,以饗讀者。
國家工商總局呂志華:
商標注冊可提升品牌附加值
本報訊 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副局長呂志華在論壇上表示,商標是企業的靈魂,也是服裝品牌發展的靈魂,通過商標注冊可以大大提升服裝品牌附加值。
呂志華指出,企業的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可以通過商標注冊得以保護,如在服裝行業中,奧地利的“莫代爾”是一種面料制作工藝,由于注冊了商標,如果我們的企業使用“莫代爾”這個名字,就得為這個商標注冊人提供商標的使用許可費。呂志華說,中國服裝企業有自己的創新能力,完全可以通過注冊商標把企業的品牌、技術涵蓋到商標里,通過商標的運作提升品牌附加值。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面料生產企業的第一團隊,我們的新面料工藝生產設計能夠通過商標注冊充分體現它的價值。
工業和信息化部朱宏任:
自主品牌建設需政府合力
本報訊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認為,創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服裝自主品牌是紡織工業調整振興規劃中的重點任務之一,政府部門要形成合力,共推自主品牌建設。
在朱宏任看來,對于服裝行業的品牌建設,政府部門主要要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強指導,針對當前品牌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和現象進行研究,提出政策建議,制定統一有效的品牌發展戰略、工作機制和扶持政策體系。二是要利用公共資源,營造有利于服裝自主品牌成長的國內市場環境和社會環境。三是要搭建平臺,在政府引導和支持下,發揮中介組織、行業協會、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作用,推動建設和完善設計創意中心、技術研發中心、品牌推廣中心等公共服務機構,在人才培訓、產品研發、設計創意、信息咨詢、品牌推介、對外交流、落實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提供優質高效服務,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市場快速反應能力。
中國商業聯合會王耀:
品牌定價要有行規
本報訊 在本次論壇上,中國商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王耀呼吁,服裝品牌定價要有行規。
王耀說,中國商業聯合會近年來在對中國服裝企業、服裝品牌的市場調查中發現,中國的自主品牌應該說不輸給國外品牌,按類別來看,男裝中的中高檔品牌基本上是中國品牌,如雅戈爾、七匹狼等;女裝、運動裝這兩年的競爭力也提升得很快。然而,為什么中國消費者喜歡買國外品牌?這主要是人們認為中國品牌價格太高了。中國商業聯合會到歐洲考察,發現歐洲品牌零售價是批發價的2.5到2.8倍;而我國品牌服裝的零售價是批發價的8至10倍,有的服裝比國外品牌還貴。為此,王耀提出,我們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定一個行規,讓中高端服裝品牌成為中國消費者買得起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