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引領”質量——多視角下的內衣產業
調查發現,在國家質檢總局對針織內衣產品的質量監督抽查中,甲醛含量、可分解芳香胺染料以及耐水、耐汗漬、耐干摩擦等染色牢度檢驗項目往往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出問題的大多是在“纖維含量”、“PH值”以及“色牢度”等項目上。
“我們生產的都是女士文胸,質監局檢測的不是公司的產品!”一家被查出有質量問題的內衣企業這樣回應。這是尋訪過程中遭遇的“最戲劇性”的一幕。
顯然,作為最貼近人體的最后一道“近身護衛”,內衣的質量問題比其他服裝品類更受關注。在質量的視角下,內衣業究竟是怎么一個樣子?現在就讓我們“近身體驗”。
兒童內衣:抵制“新纖運動”
在內衣的世界里,兒童內衣是一個十分特殊的領域。在童裝品牌比比皆是的環境下,兒童內衣仍然是“藍海”一片。
“木代爾纖維以及竹炭纖維內衣都不適合兒童穿著,諸如此類的新型面料兒童內衣還有很多。為什么?因為兒童的皮膚非常嬌嫩,對面料的柔軟度、酸堿度以及甲醛含量有著非常特殊的要求。”專門生產兒童純棉內衣的江蘇萱澤公司負責生產的陳總介紹,這些內衣就算檢測合格也不適合兒童穿著。“我們認為,純棉內衣是最適合兒童穿著的,所以執著的生產純棉兒童內衣,對各種新型面料‘充耳不聞’。”
據了解,由于消費者的忽視,目前市場上5到15歲的兒童內衣品牌比較少,品種也比較單一。近幾年,在“概念為王”的指導思想下,市場出現了一股“新纖運動”,也就是熱衷炒作各種新型的纖維面料,大打“概念牌”。業內人士質疑,“這些人看不到兒童對內衣的健康需求”。
拋開“新纖運動”,根據全國各地質監部門的監督抽查結果,兒童內衣市場也并不規范,質量問題頻頻出現。出現的主要問題是色牢度、甲醛含量以及PH值不合格,有抽查顯示不合格率甚至達到了驚人的70%。“個性鮮明、環保健康、細膩溫馨的兒童內衣將統治市場。”業內人士認為。
萱澤董事長孔金蟬說,相信純棉就是最好的。該公司的純棉內衣產品完全符合國家發布的A類產品標準,去年冬季推出的柔軟棉、彩棉以及大提花面料內衣非常受孩子們歡迎,“特別是柔軟棉內衣,紗支在40-50支左右,手感十分柔軟”。
無縫服裝:生態“引領”質量
近日,第三期報道的一條重量級新聞引起了內衣界的集體關注——《生態無縫服裝》在義烏正式出臺。聯盟標準——《生態無縫服裝》具體規定了服裝的甲醛含量、pH值、可萃取重金屬、鄰苯二甲酸酯、殺蟲劑、含氯酚、增塑劑、有機錫化物、可分解芳香胺、農藥殘留,以及表面疵點、色牢度、彈子頂破強力纖維含量等指標,對行業的生態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而在此之前,行業主要是參照FZ/T73019.1―2004《針織塑身內衣彈力型》標準和GB18401―2003《紡織品安全技術規范》進行生產。
針對無縫服裝的質量和標準問題,對《生態無縫服裝》審定專家、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檢測研究院紡織與染化料中心高級工程師王清華進行了采訪。
“整體而言,無縫服裝對原材料的要求比較高,原料供應質量的參差不齊,會讓行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他表示,《生態無縫服裝》本身是一個地方標準,也是一個自律行為,但對推動行業質量提升的作用毋庸置疑。無縫企業在自身提高了以后也帶動下游企業,包括原材料供應以及同類企業。
“義烏目前是全中國乃至全球最大、最重要的無縫服裝生產基地,相關企業數量達到100多家,從業人員近3萬人。”王清華認為,由義烏市無縫織造行業協會牽頭,國家日用小商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行業內骨干企業共同制定的《生態無縫服裝》標準將對提高應對國外貿易壁壘的能力,以及提高企業內部的質量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提供了許多“技術支持”。
目前義烏市的無縫服裝產業正蓬勃發展,不但擁有6000余臺全球最為先進的電子提花針織機,也擁有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的“中國無縫針織服裝名城”的稱號,09年產值達到60億元,產量占到了全國的八成。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