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企業:技改進行中
新年初,縫制設備行業又迎來一波以電腦平縫機為主的設備銷售高峰,背后是服裝生產裝備升級需求的直接驅動。較之2009年初,這一需求更為明顯。裝備升級,僅僅是當前服裝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升級生產的內容之一。用先進的技術改造落后的技術、用先進的工藝和裝備替代落后的工藝和裝備,實現企業內涵擴大再生產,達到增加品種,提高質量,節約能源,降低原材料消耗,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這是技術改造的涵義,對當前服裝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政策支持,生產所需
在2009年初,國務院發布紡織行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并在當年年中出臺了《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36號文件)重申和出臺了不少扶持政策,從稅收、財政等多個方面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過去一年中,服裝企業的技術改造就是在上述政策背景下進行的。不僅如此,技術改造是當前服裝企業開展生產升級的重要內容。規模外擴發展的步伐受市場經濟環境影響已經大幅減緩,從內部進行多方面改造以推動企業發展,既符合國家對傳統產業發展的政策要求,更是企業適應新的市場環境的形勢所需。
北京銅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中國進行新一輪技術改造,有效的推進已經使紡織業的國際競爭對手悄然發生了變化,在金融危機之前,我國的紡織業和亞洲一些不發達國家處于同一競爭水平上,企業之間拼價格、拼產量。金融危機的壓力和國家極力鼓勵技術改造使我國紡織業升級的過程提前了,從研發、設計、生產能力到技術裝備,中國紡織業都在全面提升。他表示,中國紡織業的產品質量和工藝水平提高之后,競爭層次提高,對手也轉變為土耳其、西班牙等產業水平更高更強的國家。
從大處說,服裝企業實施技改是調整產業以及產品結構、增強競爭力的需要;從小處看,技改也能在服裝企業縮減成本、增加比較優勢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最近一年走訪服裝企業時了解到,為了走出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困境,許多服裝企業開始調整產品結構,“小批量、多品種”成為許多服裝企業轉變的方向。隨之在生產中就會遇到設備、工藝的新問題,服裝企業不得不改進服裝生產工藝以適應新的生產模式,同時需要以自動化設備替代普通設備,也需要組織技術人員對現有生產裝備進行改良以滿足更多樣的生產要求。
技術改造,多方入手
今年2月初,南通泰慕士服裝有限公司在全市工業經濟大會上獲得了“南通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如皋市一般技改項目”、“如皋市知識產權戰略示范企業”三項獎勵。在紡織服裝行業進行產業升級、結構調整的今天,南通泰慕士取得的成果可以成為許多企業學習的標桿。這家涵蓋針織類紡織、服裝生產的外向型企業,自2006年以來先后投入近億元用于引進針織行業內的先進技術和設備。從織布、印染到成衣制造的各生產環節,泰慕士公司制定獎勵措施,鼓勵員工針對生產進行發明創造,注重技術改良,經常提出合理化建議。一些技改,解決了某項生產中出現的問題;一些創造,節省了能耗或者人工。在2009年里,這家企業共申報各項專利42項,其中發明專利有11項。與此同時,泰慕士在2009年實現應稅銷售額3億元。
有位吳師傅在泰慕士工作多年,他自己進行多項發明創造,比如開發過繡花機上的定位裝置。他告訴筆者,泰慕士很重視鼓勵員工進行技術改進,每一位進入公司的員工能夠享受到前人的成果并且在這種氛圍影響下進行發明創造。有些盡管是小發明,但是能夠起到大作用。普通員工參與技術改造,不僅服務了生產,而且也積累了不少經驗,利于自身技術水平的提高。泰慕士算是啟動技術改造比較早的企業,形成了一套推進技術改造的制度方法,并且從中收獲到成果。對更多的服裝企業而言,技術改造還是個新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可化。許多企業在技術升級方面欠下許多賬。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先進的生產裝備是服裝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的重要工具。因此,當提到技術改造時,許多服裝企業第一反應便是購置新的生產裝備,并且是先進的自動化設備。有些企業的負責人不了解設備的性能,只要是先進的自動化設備,不管是否適應現有生產,都一股腦地引入。引進的設備應該針對所生產的服裝產品開發的。在引進先進設備前,應該通過多個渠道了解清楚所進產品的性能和功能是否與所開發產品相適應,不然就會出現將新引進的電腦裁床甚至電腦平縫機閑置在一邊的情況。
服裝企業技術改造,是建立在所開發產品的基礎上的。簡單地引進先進裝備并不能滿足新的生產要求,也不能實現服裝生產的升級。因為,這是一個系統工程。相對于先進設備在服裝企業技術改造中的工具作用,生產技術和工藝作為技改內容更為重要,因為僅有好設備是難以生產出好產品的。服裝生產技術和制造工藝,是要點也是難點。現在,許多服裝企業就在為如何開展生產管理,如何改進生產工藝而犯愁。針對此,縫制設備行業的經銷商們在銷售設備的時候也會盡力向客戶提供工藝方面的指導,一些服裝企業向有經驗的同行取經,還有一些企業請專業人士從確定產品、制定工藝再到設備引進等全方位進行規劃和指導。
服裝技術改造,除了抓新設備的引進和工藝技術的改進外,也需要強化生產者的品質意識并提高生產質量,也需要開發輔助裝置來幫助生產升級。另外,技術改造還要圍繞節能減排來降低能耗。尤其在強調低碳經濟的當下,服裝企業在進行技術改造時不能回避這個問題。
從泰慕士我們就可以看到,服裝企業在進行技術改造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產品、人力、物力情況,全方位系統地去開展這一工作,尤其要充分調動各個生產環節的員工的積極性——他們在生產中的經驗以及提出的建議,能夠為服裝企業的發展起到重要促進作用。
在國家政策支持紡織服裝行業發展以及鼓勵中小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的當下,服裝企業更應該趁勢而為,從技術改造中提煉出自身的競爭優勢,這是企業發展中的必然。因為,服裝產業隨經濟大環境雖然回暖,但在后危機時代,服裝企業面對的困難仍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