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性增長——聚焦一季度臺州工業經濟運行
有關部門描述今年一季度全市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均用了“恢復性增長”一詞。
調查表明,在經受國際金融危機深度沖擊之后,今年以來我市工業經濟延續快速回升勢頭,工業生產、出口、企業效益等主要指標加速反彈,總體積極向好的趨勢進一步明朗,顯示了我市工業已逐步走出低谷,回到穩定增長軌道。
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91.8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4%,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40個百分點。分行業來看,全市34個工業行業大類均實現較快增長,其中14個行業增幅在30%以上。
訂單像雪花一樣飛來
這段時間,我市許多汽摩配制造廠家訂單像雪花一樣飛來,車間里的機器設備天天滿負荷運轉。
“這是國際金融危機之后需求的強烈反彈。”浙江中通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管理者代表董伯聰說。中通公司現在最愁的不是訂單,而是招不滿員工。
市經委主任張銳敏說,隨著國際市場的逐步復蘇,我市工業企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訂單就不斷增加。今年開春后,有的企業全年的訂單都已排滿,生產呈滿負荷狀態。比較突出的是服裝機械行業,受國際紡織品市場回暖的影響,整個行業提前復蘇,結束了連續兩年多的下滑勢頭,企業普遍擺脫困境,產銷兩旺。虧損企業家數和虧損額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30.1%和35.6%,企業效益明顯回升。
從分行業情況來看,一季度全市“5+1”六大主導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共實現工業總產值361.4億元,同比增長25%,按增長幅度大小依次為汽摩及配件、服裝機械、醫藥化工、家用電器和塑料模具行業。船舶行業在去年金融危機中受沖擊較大,去年新接訂單非常少,但最近船舶企業新接訂單有所增多,經營狀況有望逐步好轉。
工業出口在歷經了連續10個月下降后,去年11月由負轉正,今年1月份臺州外貿自營出口10.89億美元,單月出口達2008年10月以來的最高點。從出口產品看,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速要快于傳統紡織服裝和工藝禮品等出口產品。機電產品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快速回升,表明國際市場的復蘇從最先的低附加值、勞動密集型產品開始,進一步向中高端產品擴展。
中小企業成為拉動工業發展的主力軍
市統計局統計表明,一季度,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大型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74.85億元,而中小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617.03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9.2%,增速快于大型企業21.1個百分點。中小企業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7.2個百分點,增長貢獻率達95.6%,是拉動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主力軍。
這組數據又一次印證了面廣量大的中小企業是我市工業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據了解,借臺州沿海產業帶開發建設的東風,各地沿海開發的熱潮方興未艾,相繼推出一些新的工業區塊,一些成長型中小企業紛紛入駐。有關人士認為,這些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平臺對于提高傳統支柱產業的發展水平和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市委、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對成長型企業的扶持力度,事實證明是一項切合實際之舉。
另一大亮點是工業投資也呈現恢復性增長。一季度,全市完成工業性投資63.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48個百分點。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市產業轉型升級步伐的加快。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