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制設備行業再現賣方市場
編者按:2008年末到2009年初,國際金融危機肆虐全球。處于國際產業鏈中端的臺州制造業,也遭遇了最為困難的時期。一時間,悲觀的情緒和悲觀的論調四處彌漫:“臺州制造還能重新崛起嗎?”“臺州制造還會再續輝煌嗎?”
一年過去了,國際金融危機的陰霾正在逐漸消散。在回暖正成為主基調的2010年初,臺州制造的現狀如何?臺州制造業是否已經走過國際金融危機的寒冰區,重新迎來春天了?
當統計數據不斷報告企業“開門紅”消息時,當久違的訂單再度接踵而來時,經過金融危機洗禮后的臺州制造,在后危機時代是否能風雨無阻一路平坦呢?
面對未來,信心滿懷者有之,疑慮滿懷者有之。在這“最復雜的一年”中,本報記者深入企業廠區,訪職工,問專家,采寫了一組《2010,臺州制造再出發》報道,為你展現后危機時代臺州制造業的新形勢、新局面、新變化。
被譽為中國縫紉機大王的飛躍遭遇資金鏈危機重組、杰克抄底百年歐洲縫企掀起中國民營縫紉機行業首度海外收購……一場金融危機,讓臺州縫紉機產業備受關注。但對于業內人士來說,危機過后的2010年,臺州縫紉機走向更讓人期待。占全國1/3產量、世界1/5產量的臺州縫制設備行業又將是一個怎樣的局面呢?面對訂單增加,有人預言縫紉機的新一輪春天到來;伴隨著新一輪勞動力等成本的增加,有人又預測臺州縫紉機將面臨著行業升級的“拐點”,企業間差距將再度拉開……
賣方市場提早到來
部分企業創出歷史新高
走進國家縫制設備配件制造基地的椒江下陳,如今是一派繁忙的景象。流水線上工人忙得不亦樂乎,廠門口貨車進進出出。他們是從全國各地趕來的經銷商們,正在焦急地等待工廠里生產的零配件,為了能早點拿到貨,有的客戶干脆駐地等貨。
“這種場面已經兩三年沒見了。”臺州市椒江區縫配設備配件行業協會秘書長阮孟康說,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他們縫配企業的日子可不好過。絕大部分縫配企業積壓著貨物,為了銷路有些企業甚至求著整機廠家下訂單。而今年頭兩個月,形勢忽轉,整機市場面對供不應求的訂單,爭相來要零配件。
據臺州市統計局統計,2010年前兩個月,臺州服裝機械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0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5.3%,出現強勁的反彈勢頭。
對于如今的行情,站在市場最前沿的臺州縫紉機整機企業更有感觸。“今年生意真是好得驚人。”作為臺州縫紉機龍頭企業之一的杰克控股集團董事長阮福德不禁感嘆,前兩年,他一直相信縫紉機行業會走出低谷,但是沒想到會復蘇那么快,行情好得有些出乎意料。他一直認為縫紉機產值在2007年出現高峰后,很難超越,但是今年一二月份,他的企業生產值甚至趕超了2007年,創歷史新高。
高端產品漸成主流
產業升級現“拐點”
臺州有“中國縫制設備制造之都”之稱。改革開放初期,臺州的縫制產品就開始遍地開花。經歷了30年的發展,臺州的縫紉機已經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據統計,目前世界上每5臺縫紉機中就有一臺是臺州制造的。但是在如此龐大的縫紉機王國,大多數縫紉機企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個通病:長期在中、低端產品徘徊。但是今年不一樣了,這種局面正在改變。
“原來臺州生產的縫紉機大多為平縫機,但是今年機電氣一體化產品更受歡迎。”這讓阮福德等縫紉機生產企業主都感到吃驚,雖然之前不少企業預言機電氣一體化的縫紉機會是一個行業趨勢,但是至少要再等一兩年,沒想到2010年就開始出現“拐點”。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今年不少縫紉機企業的機電氣一體化縫紉機產品銷售已經超過普通平縫機,連配件企業都急著上新的生產線。
“機電氣一體化縫紉機是電腦操作的高端產品,它的暢銷預示著一個新的縫紉機時代的出現。”阮孟康介紹,原來臺州生產的多是手工操作的普通平縫機,產品大都處于中低水平,機電一體化產品訂單的增多,表明縫紉機轉型升級已經來臨了。他也同時預測,隨著各地招工難的出現,未來服裝行業對機電氣一體化產品的需求更旺盛,對縫紉機整機企業來說,改變產品結構將勢在必行。
行家估計3年內都會呈增長趨勢
企業內功將決定競爭格局
臺州縫紉機行業具有完整的產業鏈,在經濟回暖之時,能比全國其他地區同行更早地復蘇。那么,目前如此火熱的生產場景,會不會持久呢?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不少縫制企業對于未來形勢都比較看好。從杰克、寶石、通宇等縫紉機整機企業來看,如今的訂單量已經排到了下半年,足以讓企業忙活個半年。阮福德甚至估計,整個臺州的縫紉機行業今年全年的產值至少能達到2007年的80%。按照縫紉機行業生產周期規律,他認為臺州縫紉機在3年內都會呈增長趨勢。另外,作為臺州縫配設備配件行業的代表,臺州飛龍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道才也認為,目前各下游行業正在快速回暖,從長期看,縫紉機業還有相當大的增長空間。
市經委經濟運行處處長史金輝認為,行業形勢在向好,但是世界經濟形勢仍不明朗。如今火熱的生產局面存在著不確定性,等過了企業補庫存的季節,這種“全城熱鬧”場面可能將會結束,企業間的競爭又將上演,縫紉機行業的復蘇以及相關產品的轉型升級又將迎來一場新的內功戰。他表示,臺州縫紉機行業在經歷了金融危機后,雖然沒有大規模地洗牌,大多企業都憑借自己的忍耐力生存下來。但是在未來市場里,競爭或許更激烈,尤其是整機企業,而產品升級將成為企業主要的競爭力。
“調結構是根本,只有市場結構優化、產業結構優化才能保證可持續增長,只有產業升級才能在內外市場上保持長遠的競爭力。”史金輝說,杰克等企業正是抓住金融危機時期的機遇,轉“危”為“機”,收購德國兩家老牌企業,借助Topcut-Bullmer公司的高端自動化技術,加快高端自動化縫紉機的研發,并和前道裁床相連接,進一步加速杰克控股成為服裝、汽車、航空等行業提供成套方案的服務商和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