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鏈動峰會側記:向服裝強國前進
金融危機的考驗雖然為中國服裝產業發展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但產業結構調整和裝備技術有待提高仍然是中國服裝產業面臨的突出問題。加快資源整合,發揮產業鏈集約優勢,將是服裝行業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
首屆鏈動峰會
正是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3月27日,《紡織服裝周刊》雜志社在北京舉辦了“鏈動品牌”首屆中國服裝產業鏈創新峰會,包括雅戈爾、杉杉、李寧、依文、耶莉婭、雅瑩、格林、金鷹、舒朗、南山等多家中國百強服裝企業及吉芬、杰施等知名設計師品牌在內的近400位業界代表參加了這一盛會,從全產業鏈的視角探討服裝業的價值體系創新。與會人士評價說,峰會角度獨特而創新,從服裝產業鏈全局出發,關注裝備、原料、面料、信息化、管理乃至渠道建設等關系企業價值、利潤創造的關鍵環節,探討通過各個環節的重新組合鍛造服裝企業硬實力的方法,意義重大。紡織服裝周刊將峰會上的精彩內容摘編如下,以饗讀者。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天凱
鏈動品牌產業效應1+1>2
“其實,紡織服裝產業鏈上下游互動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在動態的優化組合中,獲得1+1大于2的產業效應,就能把握創新價值,搶占新的市場主動權。”在“鏈動品牌”首屆中國服裝產業鏈創新峰會上,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天凱道出了如上感慨。
對于正處在加快調整升級的紡織服裝行業而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是2010年乃至今后行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王天凱說,“從這個意義上講,‘鏈動品牌’首屆中國服裝產業鏈創新峰會的召開,顯得非常及時和必要。”
過去的一年,紡織服裝行業一直在如何應對和戰勝國際金融危機中探索前行。隨著經濟回暖,如何在國內外的競爭中贏得主動,加快轉變、調整創新,成為行業企業新的關注重點。
2010年是國家實施“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紡織行業繼續貫徹落實《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為開創“十二五”施行強國目標打好基礎的重要一年。對此,王天凱指出,在今天的市場經濟環境當中,加強紡織服裝產業鏈上下游互動可以顯示出產業集群所帶來的競爭力。
在今年的兩會上,“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機制體制創新”,被看做是新一年發展的關鍵詞。對此,王天凱對行業發展提出了一些具體要求:一方面,在新形勢下,紡織服裝企業要積極從自身做起,加強管理、調整升級、整合產業鏈上下游的資源、不斷地創新;另一方面,要營造一個有利于促進調整、鼓勵創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政策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