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機時代中國服裝產業發展趨勢高峰論壇舉辦
2010年4月19日,由海博會組委會、中國服裝協會主辦的后危機時代中國服裝產業發展趨勢高峰論壇在石獅舉行。本次論壇以“后危機時代中國服裝產業發展趨勢”為主題,結合新形勢下服裝產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從產業格局的變化、科技創新與市場創新、時尚企業的文化價值、供應鏈管理與快速反應、中國服裝商業的發展等多個角度,深入探討我國服裝產業發展的趨勢與方向。
2009年,中國經濟率先突破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以一個漂亮的“V”形曲線完美收官,呈現出中國經濟的發展韌性和巨大能量。中國已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新的經濟形勢推動著全球時尚產業格局快速轉變。新變化、新格局的出現,既意味著嚴峻的挑戰,同時也蘊含著重大機遇。當前,重新思考中國服裝產業在全球格局中的地位和價值,致力實現從“服裝大國”到“服裝強國”的跨越式轉變,是中國服裝業必須面對和深入思考的時代命題。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臺灣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出席本次論壇并發表專題演講,中國著名時尚產業經濟研究專家李凱洛、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管理學院教授韓永生等專家分別發布了精彩觀點,與200多位石獅服裝企業代表共同探討后危機時代服裝產業的發展方向。本次論壇由中國服裝協會副秘書長謝青主持。
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中國服裝通過三十多年發展,積淀了諸多產業優勢,但也存在不少問題。當前服裝企業應抓住后危機時代的變革機遇,大力實施科技興業、品牌創新的戰略,進而實現從服裝大國邁向服裝強國這一目標。關于“服裝強國”的愿景,蔣衡杰會長指出:未來的2020年,中國服裝行業應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占有主導位置,對國際市場具有較強的掌控力,具有較強的國際市場盈利能力和對抗風險、轉移損失能力。服裝行業要著力實現產業國際地位、科技創新能力、品牌創新能力、產業格局等四個方面的突破。
2009年5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一個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雛形顯現。在這一背景和形勢下,加強海峽兩岸的交流與對接,促進資源優勢的整合和協作,攜手搭建互補共贏平臺,成為兩岸紡織服裝產業發展的共識與追求。本次論壇,臺灣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發表《科技在臺灣紡織服裝產業的應用與大陸品牌服裝的臺灣銷售策略》的專題發言,為業界人士帶來新的發展思路。
談到如何成就一個時尚的、領先的、現代化的產業,如何在未來的全球市場中充分發揮創新能力,獲取更大的價值空間?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陳少峰教授提出,從服裝業到時尚業,關鍵要靠創新和創意。通過文化創新提升時尚產業的價值。一個由文化和科技雙驅動的產業經濟時代正在來臨。服裝企業的文化創意能力,產業鏈整合以及快速反應能力,將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