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展會成鞋業風向標 預示鞋機率先復蘇
第十一屆中國東莞國際鞋展鞋機展昨日在東莞厚街廣東現代國際展覽中心開幕。本屆展會展出面積達20000平方米,展商數目近500家,其中約30%為新展商,預計吸引16000名海內外觀眾蒞臨參觀采購。
首設手袋專區
展會內外銷并重,吸引不少國內外企業參展,國際展商包括來自杜拜的真皮舒適鞋制造商QualityInternationalShenzhenLimited、英國鞋類設計及顧問DHD倫敦設計有限公司、經營男女時尚鞋的澳洲企業澳西倪可貿易公司、來自葡萄牙的女裝時尚鞋代表Tatuaggi等。
此次展會首次增加手袋專區,國際鞋展主辦方雅式展覽董事長朱裕倫說,這只是一個探索,國際鞋展從2003年開辦以來,都是以鞋、鞋機為主,未來這一點也不會改變。另一主辦方杜塞爾多夫展覽(中國)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馮培喜則告訴記者,手袋展能不能做下去,他們會交給市場來決定。
成品鞋展位偏少
作為經濟復蘇背景下的首場鞋展,此次鞋展的話題始終與金融危機和當前經濟形勢密切聯系著。
展會現場,鞋機成為國際鞋展最搶眼的部分,而成品鞋展位卻偏少。對此朱裕倫認為,在目前鞋業復蘇的情況下,鞋機和材料出現了率先復蘇,很多企業接單都忙不過來。
“進口商在金融危機期間減少庫存,現在看到庫存已經賣完了,補貨來得很急,因此現在很多鞋企生意很不錯。但是從海關發布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每雙鞋的單價在下降。其實現在鞋業界存在的問題還不少,一是國外的貿易保護主義,二是勞工工資提高,三是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一直存在。”
訂單增加,鞋子的利潤卻在下降。對此馮培喜直言:“在中國五大制鞋基地中,我的感覺是東莞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最大。目前鞋業界生產和出口的量能夠保持,但價格卻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