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服裝強國法則之四:創意魔法力
通過加快跨界藝術的融合,給設計創新帶來靈感
“歐洲時尚文化是主流文化,全球以他們為楷模。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是不可能一下做到他們那個地步。”吳志澤說,這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歷史和文化了解不深。
其實,周嚴早已開始了一項新的使命——挽救中國傳統服飾文化遺產,她走訪很多城市,將中國瀕臨滅跡或已經失傳的服飾手工藝及服飾品重新拾起來。
“思凡”這個名字本身的故事,不但生動,而且與品牌所要表達的精神吻合。
為了這個名字,周嚴奔波于大連市所有的圖書館之間,卻始終沒有找到能令她心動的感覺。卻在偶然間,電影《霸王別姬》中的一句臺詞“男怕夜奔,女怕思凡”讓她怦然心動。
思凡,曾是著名京劇大師梅蘭芳的早期代表作品。
而在《孽海記》中,周嚴找到了屬于思凡的故事,且不論故事的來龍去脈,只戲中小女子的一句:“我本女嬌娥……”就已經令周嚴感動不已,這句話如此貼切而又深刻地表達了這個品牌最強烈的語言。
而在CHIC2009依文諾大的展位上,見不到一件衣服,而從“俺爹俺媽”攝影展開始,對目標消費群進行形象化的主張闡釋。
人頭攢動的觀眾,時而駐足時而思索,富哲理的語言亦增色不少。
比如“卡在喉嚨的欲望”篇這樣寫道:語言是多余的事情,靜靜地坐在日漸蒼老的母親面前感受,足矣。
再比如“錯過”篇:一個男人最有魅力的階段,你的眼光就變得熱烈的深沉,因為寫滿了自信、成功優雅和誘惑,這時你就學會對任何事物,都不露聲色。
顯然,CHIC2009年展位設計大多簡潔、大方,有品位。金融危機面前,企業更加理智、更加務實,少了鋪張與奢侈。
“品牌一個是物理屬性,一個是心理屬性,我們多數品牌品質不錯,心理屬性比較差,一個品牌形成的偏好度是消費者對這個產品的喜好感,”UTA時尚管理集團楊大筠說。
他說,無印良品里所有產品都是環保的,消費者接受了這個理念,就成了品牌追隨者,而國內品牌在情感訴求方面普遍較差。
其實,在中央電視臺評論員沈竹看來,追溯100年中國歷史,最時尚的時代是五四的時候。
“時尚本質在于顛覆。”她說,在和平年代,反而不能激起我們的原創力。
而“絕大多數企業都從制造業起家,往往缺乏商業想像力。”中國服裝協會產業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陳國強說,“無法想像Zara這樣的國際品牌,在中國憑借其成功的商業運作,僅上海南京路的1家旗艦店每天銷售額就達100多萬元,一年就贏得了近4億元的女裝市場。”
“把握好自然美、社會美、技術美,”杜鈺洲說,就要擴大眼界、擴大知識范圍。
2009年10月舉辦的“2009Reach&Touch”時尚創意空間,集合了各領域的跨界創意概念,范圍覆蓋時裝設計、空間設計、平面設計、視覺設計、廣告設計、品牌公關、營銷策劃、趨勢研究等與產業相關的所有方面。這無疑為國內創意產業的跨界合作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本。
-
-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