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鞋將成為鞋類競爭的下一個引爆點
經過業內人士專業的分析與調研,消費潛力巨大的中國兒童產業市場,已明顯從數量消費轉向品牌消費,中國目前已步入兒童品牌真空期。國內童鞋市場約70%是低端產品,20%是進口品牌童鞋,國內品牌僅為10%,且一線品牌非常稀缺。因此,鞋企打造童鞋品牌已成為當務之急。
近年來,隨著家庭收入的逐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逐步達到小康水平,國內兒童服飾市場的消費需求逐步由滿足基本生活的實用型轉向追求美觀的時尚型,潮流化、品牌化需求日漸形成。目前童鞋行業呈現碎片化競爭,仍處于跑馬圈地的時期。當一個行業還處于品牌發展的起步階段,缺少真正意義上的大品牌時,品牌的建設與傳播更容易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現階段在整體經濟形勢回暖向好的環境中,正是企業和品牌握發展機會、提升自身品牌的影響力與時尚份額的好時機。
因此,童鞋企業轟轟烈烈的營銷大戰就此拉開帷幕。一些童鞋品牌采用“童星+廣告”的營銷手段雖然略顯粗放,但卻是短期內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的通路之一;一些童鞋品牌開始了品牌的擴張,像紅蜻蜓、斯乃納等品牌。紅蜻蜓主要以專賣店形式發展,斯乃納主要是商場專柜形式的發展;還有一些品牌做出了大膽的嘗試,試圖通過一體化帶來的豐富產品,打造出各種各樣的兒童用品生活館。這樣的生活館不僅是品牌產品集中展示的窗口,更是給品牌性格塑造一個展示的平臺。一時間五花八門的營銷手段暴增,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只為自家品牌能脫穎而出。
這些童鞋產業的群發性營銷事件,無不預示著未來童鞋的競爭,不僅局限于價格上競爭,更應體現在質量、科技含量、營銷策略方面的競爭,在高層次的上進行競爭。而隨著節奏與發展步伐提迅,任何的營銷模式的創新,都有可能打破平衡的競爭狀態,改名目前的排名順序。童鞋企業可以借力事件營銷,實現品牌突圍。近年中國企業參與的事件營銷接連不斷,如一些電視選秀節目都成為廣告主蜂擁而上的道選活動載體。而且中國人口結構開始發生顯著的變化,未來幾十年將帶來中國消費需要和特點的重大改變,將帶來中市場增長和細分市場的方向變化,這將是中國童鞋營銷的非常挑戰。
營銷是手段,最為重要的還是產品本身。目前,國內很多童鞋無論是從款式到材料,都是參照成人鞋來做的,整個款式完全是成人鞋的縮小或是成人鞋的翻版。這樣容易造成國產品牌童鞋缺乏競爭力,國產童鞋設計缺乏針對兒童生理特點的研究,設計與市場脫節,市場信息不暢,且以低價位戰略取勝的占大多數,缺乏時尚性與個性化。
此外,目前很多少年兒童鞋從款式到材料,參照成人鞋來做的,(中國鞋網)相當一部分童鞋存在前蹺過大、鞋底硬厚、鞋跟過高等問題。且兒童醫院骨科醫生又表示,兒童處于骨骼發育階段,其實過于松軟的鞋底對其足部健康不利。所以,兒童鞋一定要根據兒童鞋生產標準生產,僅僅舒適漂亮還不行,一定還要環保健康,符合孩子的生長特征。而且隨著獨身子女的增多,家長們對童鞋的要求也更為嚴格。所以,兒童鞋類商品應避免走向成人化道路。
在成人鞋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童鞋市場還無龍頭企業出現,這是一塊市場的新奶酪,各個企業正摩拳擦掌的躍躍欲試。毫無疑問的,童鞋將成為鞋類競爭的下一個引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