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興大豪:攜手行業企業 共繪“十二五”藍圖
- 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八屆五次理事會于2010年4月14日在西安召開,會上田民裕理事長做了主旨發言。他全面回顧了行業“十一五”發展情況,明確指出了行業發展前景及“十二五”發展方向。田理事長指出,“十二五”將是我國縫制機械行業深化結構調整的攻堅期,全行業應堅持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平穩增長,質量為先,著力推進企業在創新能力、產品質量、技術水平、市場秩序、核心競爭力等方面全面提升。
北京興大豪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鄭建軍同志出席了本次會議,并圍繞“十二五”發展做了題為《攜手行業企業,共繪十二五藍圖》的典型發言。
20多年來,我國刺繡機行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特別是2000年后,伴隨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刺繡機產業快速增長。初期是以不剪線經濟機型為主,品種單一,制造相對粗糙,繡品質量不高,產品以內銷為主,雖然迅速滿足了當時市場發展的需求,也誕生了一批刺繡機生產企業并錘煉了許多產業急需的各類人才,但隨著刺繡機行業的深入發展,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同質化的低價競爭制約了行業的健康發展。在“十一五”期間,刺繡機企業正視這些問題和困難,應對挑戰。在各企業的共同努力與行業協會的指導和推動下,通過創新和苦練內功,開啟了提升產業水平、實現刺繡機產品由量變到質變的艱苦歷程。產業升級成為了刺繡機行業“十一五”期間各個企業的關注點和落腳點,刺繡機向組合化、多樣化、大型化及高效、節能方向發展成為了現實。
以提高繡品質量、改進刺繡效能為目標的創新和競爭促使刺繡機生產企業著力于零件加工精度、產品使用壽命、裝配誤差控制、機器振動與噪聲的解決、可靠運轉的穩定性、創新技術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和攻關并取得成效,刺繡機行業技術進步明顯。
產業的技術進步促使我國刺繡機行業在“十一五”期間產銷量大幅度增加,行業國際地位日益增強,刺繡機產量由“十五”期間的18萬臺發展到 “十一五”35萬臺,產品出口幾十個國家,占據了全球80%以上的市場份額,名副其實地成為了世界電腦刺繡機生產制造大國。
為了配合行業發展和技術進步, 大豪公司在“十一五”期間,充分利用自身近二十年在刺繡機行業的經驗和較完備的產品研發體系,重點開展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緊盯世界先進水平,與行業產品升級的節奏同步,為整機企業創新產品的推出,配套優質高效的電控。
公司組織專門的研發團隊與整機企業密切合作,根據世界技術進步動向和整機企業的創新需求,及時確定研究方向、立項研發、進行技術攻關,快速為整機企業新產品提供穩定可靠的電控,為刺繡機行業產品線的不斷豐富和技術進步做出了我們的努力。
二、直面刺繡機行業發展進程中遇到的熱點、難點問題,腳踏實地開展基礎研究、研發體系和創新能力的建設。
針對國產刺繡機的差距,近幾年來大豪公司重點實施了基礎研究、科技研發、測試驗證等方面的能力建設:通過引進人才,推進研發創新體系構建,建立專業化的實驗室,開展面對控制對象的機電配合、繡品質量、伺服控制、多軸聯動控制等基礎理論研究并取得階段性成果,有效提升了縫制設備的技術水平。
三、加強品牌建設,穩步提高產品品質,完善服務網絡。
刺繡機產品自推向市場二十多年來,大豪公司與整機企業一直致力于產品品質的提升,依靠規范的設計、嚴格的生產流程、嚴酷的測試與驗證等手段,向客戶提供可靠產品。“十一五”期間公司完成質量、環境及職業健康安全三體系認證,多款產品通過歐盟CE標準認證。
為提高反應速度及服務水平,大豪公司根據整機客戶的分布及市場覆蓋情況在國內外建立完善的服務網絡,為最終用戶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
專業化服務及嚴格的質量管理贏得客戶的信賴,公司的產品及商標被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
面對“十一五”取得的成績,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大豪公司的發展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
一、機電一體化的基礎研究還不夠深入,產品可靠性、整體性能、繡品質量等方面與國外產品相比還有差距。
二、研發平臺建設滯后于產品技術進步和更新換代的需要,研發效率與及時性還不能滿足客戶的期望。
三、具有扎實理論基礎、諳熟縫制設備、行業經驗豐富的高端機電一體化人才還比較缺乏。